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农家书屋建到家门口,不出村就能学到新技术,现在看书、学习真是太方便了。”在甘肃省灵台县上良镇蒋家沟村的农家书屋里,村民周凯手捧一本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看得津津有味。
蒋家沟村的农家书屋由村委会的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现有图书2000余册,已成为当地村民闲暇之余的“充电站”和传播农业技术、普及法律知识的“乡村课堂”。
在校园,“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班级图书角、读书节等活动,在青少年心田播下种子。在机关,“干部读书会”将阅读与理论学习、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为学习型机关建设注入动能。在图书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馆内都会座无虚席,学生们或伏案静读、或驻足翻阅。
满城书香的背后,是灵台县精心编织的一张全民阅读服务网,以灵台县图书馆为总枢纽,乡镇分馆、农家书屋为节点,通过“图书漂流”“通借通还”等灵活机制,彻底打破了资源共享的壁垒,让书籍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截至目前,灵台县中小学图书馆(室)已实现100%覆盖,开展“诗词进校园”“国学经典诵读”“诗词大会”“遇见青春·阅见书香”青春读书会、“孔子文化节”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并创新设立了“皇甫谧中医文化阅读区”“密须诗词长廊”等特色阅读空间,让阅读与本土文化血脉相连。
此外,每年举办的“灵台读书月”已成为一场文化盛宴:荆山之上的诗意吟诵,唐槐树下的文学对谈,城乡轮番登场的诵读、征文、讲座……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面对数字化浪潮,灵台县积极探索“传统+数字”的融合之路。县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将海量资源送至市民指尖;线上诵读、阅读打卡等新颖形式,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目光。
从静谧的图书馆到热闹的乡村书屋,从校园的朗朗书声到家庭的亲子共读,阅读已深深嵌入灵台的肌理,化作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它默默地提升着市民的素养,更厚重地涵养着古城独有的文明气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尚杰通讯员马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