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元古堆论坛在甘肃渭源举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甘肃> 要闻 > 正文

元古堆论坛在甘肃渭源举办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2-06 11:21

  2月3日至4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元古堆论坛在甘肃省渭源县举办。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元古堆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元古堆村的发展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1

  元古堆村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一个缩影。2012年年底,元古堆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65.8元,贫困发生率达57.3%。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6.6元。十年过去,元古堆村建立了以乡村旅游带动特色种植、电子商务等的富民产业体系。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216.8元,较2012年的1465.8元增长近10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884.25元,较2012年的920元增长15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

  渭源县委党校讲师单凯妮认为,“党建引领助脱贫,支部带动促振兴”是元古堆村蝶变的有效路径。元古堆村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五大发展模式——一是党建引领基地强党性促发展模式,元古堆村成为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锤炼的重要阵地,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二是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模式,元古堆村成为兰州及周边地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三是党建引领“三变”改革模式,全村467户村民全部参加入股分红;四是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带动农户模式;五是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模式,元古堆村加大扶贫产业再投资。

  元古堆村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陆汉文建议,一是用好“先发优势”,实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二是培育长期发展能力;三是找准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完善产权制度,在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前恒提出,应紧跟数字经济浪潮,推动已有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逐步推动农业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旅游数字化等,把当地特色产业做成市场优势,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说,乡村振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可以探索建设以元古堆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在示范区内,通过村级联合党建、资源统一整合和共享、村庄产业统一发展规划、特色品牌一致共享等方式,发挥元古堆村的“龙头”作用,带领其他村庄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

  “村里做产业,产业太多、主次不分,则难以做大做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陈兴鹏说,从现在的基础看,元古堆村旅游业发展基础好、前景广,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其他产业可以围绕旅游业来布局。就旅游业来讲,要突出元古堆品牌,打造以红色教育为引领的文化体验基地,将元古堆乡村旅游纳入区域旅游大系统,实现更大范围的旅游资源联合。

  论坛上,来自湖南十八洞村、重庆华溪村、青海班彦村、陕西金米村等地的村代表,分享了当地的脱贫故事和致富经验。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等村代表共同发布乡村振兴元古堆倡议。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村代表还走访了元古堆村农户,参观了“元古堆这十年”展陈馆,调研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乡村建设情况。(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冰雅、宋喜群)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