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季报”外看广东 结构优化中蕴含哪些“新”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三季报”外看广东 结构优化中蕴含哪些“新”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0-23 18:03

  10月22日,广东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披露次日,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原生鸿蒙操作系统在广东正式发布,这也是继苹果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赢得产业主动,这正是广东当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主干道”。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步履不停;立足当下,受各种条件的约束,要彻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依赖,却绝非在旦夕之间。

  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变化,同样深刻地反映在刚刚出炉的前三季度“成绩单”上——前三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99939.18亿元,同比增长3.4%。比照全年5%的增长目标,这一数据仍有差距。

  但是,透过数据,如何客观、理性看待广东经济增速放缓?跳出数据,我们又能看见增速背后哪些新的变化?

  从“远景”到“实景” 结构优化中如何见“新”意?

  就在经济数据发布的同一天,前三季度南方五省区用电量也正式对外公布

  我们也在GDP数据之外,得到研究观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另一个维度:前三季度,广东全社会用电量6904亿千瓦时,用电量仍然 居全国第一位,而用电量增速达到7.8%,第二产业成为电量增长主力军。

  作为实物量指标,工业用电量是反映第二产业发展的关键数据之一。即使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压舱石”的第二产业,依然从产业一线发出澎湃而有生命力的轰鸣。

  而用电数字增长背后的新意,恰恰隐藏在这组数据当中。

  在总用电量提升的同时,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也在悄然增长。折射的正是广东第二产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

  新质生产力从“概念”逐渐“可感知”;

  先进制造业正从当初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规划的“远景”,加速落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景”,并且逐步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含“新”量增加,也在前三季度其它经济数据中得到印证:

  第二产业占比保持在40%左右,其中工业占比35.9%,制造业占比32.7%,

  另外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4%和31.5%,同比提高1.3个和2.8个百分点。

  “经济重心能不能稳,就看第二产业的比重,我们有制造业托底、有实体经济支撑,这是我们经济总量能够立得住的一个底色。广东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新洪告诉记者,工业比重 、房地产比重降,广东正在削减对房地产的依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支撑力”日渐增强,积蓄新的动能,这也正是广东经济结构当前正在发生的最关键转变。

  从新产品到新航线 外贸“风向标”何以指向新动能?

  在外贸依存度高达六成的广东,外贸形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底色”,更关乎全年经济总体发展的“成色”。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披露期间,恰逢第136届广交会在广州举行。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风向标作用不言而喻,其更是观察广东外贸形势的一扇鲜明的窗口。

  穿过会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广东外贸人气不减的事实。

  走进一个个具体的展区,深入每一家企业,仍有新意可寻:

  在已经举行的第一期展会中,聚焦“先进制造”,本期11165家参展企业中,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600家,57.8%采用了 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链……

  参展企业展示大量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数字化产品为例,展出展品达39万件,增长高达300%。

  要在已经连续不间断举行数十年、一年举办两期的广交会实现大规模“上新”并不容易,近年来,广交会上新速度、数量连续提升,展区设置也随世界产业潮流快速调整。这不只是全球市场加速变化使然,更有着广东应对外贸形势变化、推陈出新作出的主动调整。

  走出展会,观察广东整体外贸形势,更能体会这种结构性转变来之不易:

  过去数十年间,依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依托“惯性”,广东已经累积了厚实的外贸家底。2023年,广东外贸增速也曾出现增速阶段性短暂回落,经历过调结构的阵痛期,部分外贸大市甚至遭受“失速”质疑。

  而在今年广东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几乎同时,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也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数据:进出口6.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新产品、新产品赢回市场的主动权,这是广东外贸历经低谷后快速回暖“逆风翻盘”韧性所在,更是经济结构在历经外部环境考验后发生的又一大变化。

  数据之外,在距离广交会展馆100多公里外的深圳盐田港,万箱云集货如轮转。这里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全国对美出口逾四分之一的货量。

  仅2024年前9个月,盐田港就新增了16条航线。

  观察这些新增的航线,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的覆盖范围包括了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以及地中海地区,而在这些新增的航线中,就 有一条航线,是专门为了跨境电商客户而打造的

  这些新增的航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是现实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种现实的需求,我们在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同样找到呼应:前三季度,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实现增长,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 增长9.4%、6.3%,新兴市场占进出口比重提升至64.5%。

  “不单是产品品种多了,我们的出口区域也多了,行业更广泛,跨境电商等新模式为经济形成更多的支撑。”杨新洪告诉记者,吹入岭南的外贸新风,正在春风化雨,悄然转化为经济结构提速换挡的助推力。

  从“底色”到“成色” 如何在“稳”中注入新动力?

  理性认识、客观面对问题和挑战,同样是当下发力的关键。

  从经济增速看,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3.4%,增速有所回落,既有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也有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既有对广东经济形势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期的清醒认识,也要有结构调整的阵痛持续释放的心理准备。要看到“稳”的基本面也要坚持“新”发力点。

  前三季度,广东经济总量接近10万亿元,达9.99万亿元,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0.5%,占比保持稳定, 总量继续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必须比其他省份同比创造更多经济增加值,难度也可想而知。

  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逆势中找寻出路。我们看到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加力带动了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9月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支持带动下,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了19.1%的较快增长,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8%。消费、金融、房地产等部分指标边际改善,效果可期。

  我们也要看到民间力量的积蓄:前三季度,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3万亿元,增长17.1%, 占广东外贸总值的63.6%

  民营企业增速快于整体;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潜力值得期待……这些同样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孕育,积蓄向上的态势。

  “回过头来看,数据在变化,旧的东西去了,新的东西还在逐步培育、孕育当中。就像一个孩子,他会逐步强大起来,我们需要给予时间跟空间,把经济培育得更有力量。”展望今后经济走势,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认为,数据背后的新势头,不应被忽视。

  跳出经济数据的框架,我们看到了广东经济在承压中萌发的新意,或许在更长的时间线上回望今天的经济数据,会更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体会。

  着眼当下,蓄力奔跑正当其时,既要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淡定,更要有“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

  (总台记者 郭翔宇 林丽丽)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