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活动将来到百姓身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广东> 要闻 > 正文

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活动将来到百姓身边

来源:羊城晚报2023-06-02 09:44

  广东发文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优质文化供给

  更多更好的文化惠民活动将来到百姓身边

  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南粤大地广大人民群众将享受更加丰富、精彩的文化大餐!近日,广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优质文化供给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拓展优质文化服务阵地、壮大优质文化服务队伍、丰富优质文化服务内涵、创新优质文化服务模式、加强优质文化供给工作保障等五大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对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优质文化供给作出部署安排。

  优化“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根据《方案》,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文化供给。

  《方案》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强化自身文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理论宣讲、图书阅览、文艺课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文化空间和文化内涵,科学制定文化活动计划,策划实施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类文化品牌活动,为群众就近就便参与文化活动提供阵地支持,着力建设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同时,将整合现有面向基层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文化礼堂、文体广场等公共文化资源,拓展文化祠堂、校园场馆、公园景区等文化场所,优化“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此外,将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进校园”、“经典诵读”、“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下基层、农村电影放映、道德春联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百姓大舞台、“村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粤读越精彩”“书香飘万家”“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等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一村一史”“一村一歌”“一村一舞”“一村一赛”等乡土特色文化品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定期推出特色传统民俗活动

  每逢节庆日,广大人民群众往往对优质文化供给有着更迫切的期待。

  《方案》提出,利用重要节庆节日等时间节点,紧扣节庆节日主题,整合优化省、市、县优质文化资源,下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基层宣讲、文艺演出、展览竞赛、非遗传承等文化服务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性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集中性文化活动,各站点要针对群众日常文化需求,开展经常性文化服务活动。各地要探索设立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定期推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传统民俗活动,让文明实践有规律有节奏、为群众所期盼。

  同时,要以重要节庆日为持续移风易俗的有利时机,引导群众自觉反对餐饮浪费、铺张奢侈,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不文明祭扫等不良习俗。围绕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塑造新时代市民新形象,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基层巡讲活动。

  吸纳人才壮大优质文化服务队伍

  根据《方案》,未来将有更多的文化专业人才、专业培训来到百姓身边。

  《方案》明确,宣传文化系统有关单位,要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文明实践队伍,建强省、市、县三级文化服务队伍体系,定期组织社科、文联、作协、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艺院团等志愿服务力量,下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送文化”“种文化”等服务活动。

  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注重吸纳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文化力量,挖掘培育本地党员干部、广大学生、乡土文化能人、“五老”人员、公益人士、退役军人、文化带头人等群众身边蕴藏的文化人才资源,将其纳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人才库,引导他们发挥专长,自觉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此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对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文化志愿者等进行培训轮训。推动宣传文化系统有关单位选派专业力量挂点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定期开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文学等专业培训。

  作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方案》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要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拓展理论常态化进基层的有效途径,建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推动各级党委讲师团、社科专家宣讲团、青年讲师团、巾帼宣讲团、“百姓名嘴”等常态化深入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政策宣讲。

  点单配送服务精准对接需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让群众随时随地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此,《方案》明确,立足群众网络文化需求,推动文明实践中心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广东平台、“粤学习”App、“青年大学习”网络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等融合发展,丰富“文明实践云”等线上文化供给,提供数字阅读、文化娱乐、公共信息和技能培训等线上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差异化、多样化、品质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将通过网络健全点单服务。具体而言,将搭建县(市、区)文明实践信息平台,优化“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精准服务群众流程,充实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文艺演出、礼仪培训、精神关怀等文明实践项目库内容,完善招募注册、团队搭建、项目发布、心愿认领等功能,方便群众即时查询、预约、提出个性需求,通过点单配送服务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

  罗仕 郭思琦 董柳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