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盲道,是城市为视障人士铺设的“特殊通道”。方寸之间,既是他们日常出行的“生命线”,更是城市文明与民生关怀的“温度计”。近期,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紧盯盲道被占的民生痛点,以公益诉讼履职破题,推动多部门协同整治,让“碍”心路变身“爱”心路,以司法行动践行“检护民生”的初心。?
此前,第四检察部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时,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仓山区部分路段盲道“障碍重重”:车辆违规占用盲道,流动摊点挤占通行空间……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盲道的连续性,导致视障人士出行困难,更给视障人士埋下安全隐患,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民生无小事,盲道虽小,却连着大民生。”为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视障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第四检察部迅速采取行动,精准锁定监管责任单位,向两家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书明确要求相关单位对辖区内占用盲道现象履行监管职责,全面排查并整改车辆、流动摊点等违规占用盲道现象,并建立盲道保护长效机制,确保视障人士交通出行安全畅通。
检察建议书发出后,相关单位迅速响应、协同发力。一家单位联合属地镇街,针对下藤路、金祥路及周边区域开展联合整治,通过“集中清理+定点值守”,加大对车辆及流动摊点占用盲道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督促落实属地管理原则,要求属地镇街安排人员定点值守,确保整治成效;还针对辖区内车辆乱停放占用盲道问题,开展地铁站周边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专项整治行动。另一家单位则立即全面排查辖区车辆占用盲道情况,依法查处违法占用盲道行为,安排人员加强日常巡查整治,规范停车秩序,为视障人士筑起“安全屏障”。
如今,街头盲道重新畅通,既保障了视障人士出行安全与合法权益,也让城市更添温情。该案的成功办理,有效推动行政部门依法履职,共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更加包容、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仓山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民生领域,从细微处发力,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守护民生福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 通讯员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