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建三明:执绿色画笔 书发展答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地市 > 正文

福建三明:执绿色画笔 书发展答卷

来源:三明日报2025-09-11 11:00

  福建省将乐县依托金溪水域,连续举办多场国际水上运动赛事,催生高能级“水美经济”。(全媒体记者 林文斌 摄)

  ●全媒体记者 陈 渴 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通讯员 姜光伟 李 茜

  福建三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创新实践地,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77.12%、蓄积量2.1亿立方米,绿色产业遍地开花……在风光无限的绿水青山中,三明认真书写高颜值的生态答卷。

  护绿增蓝

  厚植生态底色

  8月30日,大田县石牌镇拱桥村,村民苏大爷家里的烟囱飘起缕缕青烟。大爷往大锅灶里舀了几瓢水准备做饭,这些水是他从坑口水库接引下来的。回忆起10年前,坑口水库周边乱倒垃圾、乱养鸡鸭、树木稀疏不成林等问题导致水质低下,苏大爷连连摇头:“当时的水,可不能直接饮用。”

  坑口水库为大田城区15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为保护好幸福生活之源,大田县以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在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林木采伐审批、森林资源保护、垃圾清理等措施上多点发力。2021年以来,水库周边10个村完成植树造林4250亩、生态修复1160亩;出台政策禁止在水库周边占用林地和采伐林木,取缔一切采矿、采石、养鸡养鸭等影响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人为活动。经过多年的管护与建设,坑口水库水质大幅提升,近年水质每年达标率均为100%。

  如今,大田县林地面积27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046万立方米,水源涵养量1亿立方米左右,每年可为当地蓄水5400万立方米左右。

  森林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2021年以来,大田县完成营造林10.63万亩、生态修复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3平方公里。

  大田县从林业之家延伸到“林业之+”的打造,是三明市奋力走好生态保护之路的缩影。从植绿着手,我市以干线两侧、江河两岸、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林相改善,珍贵用材树种造林、丰产油茶林建设和其他林地更新为主要内容,植树造林15.42万亩,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指导各地科学确定造林树种、苗木规格、造林方式、配置模式等,严格把好作业设计、林地清理、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等关键环节工作质量,提高植树造林成效。

  在开展种植造林、生态修复的同时,我市依托林长制,深化林业无人机业务领域应用,利用北斗卫星、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对林地进行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病疫情全程监测。

  好山在,好水自长流。自去年8月三明市发布2024年第1号河湖长令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深化“晒水、议水、评水”等机制,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通过领导挂包机制和强化公众监督,构建多层次的巡河管护机制,全覆盖的责任网格体系,实施议水会议制度,落实问题清单管理,深入查找分析根源问题,凝聚治理合力,系统推进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推动解决河湖“四乱”问题652个,有效提升河湖治理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上半年,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质水比例92.7%,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尤溪、清流获省级河湖长制正向激励。

  转型升级

  激活绿色动能

  作为省重要工业基地,我市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在工业发展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不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安砂建福水泥有限公司是省重点水泥企业,SCR脱硝技术改造是公司减排核心举措。公司对烟气管网铺设、传统脱硝工艺升级改造,利用高温高尘SCR脱硝工艺,提升水泥窑尾烟气处理能力,降低窑尾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50%以及氨逃逸及脱硝工艺中的氨水耗量,实现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

  从“水泥灰”到“环保绿”,曾经“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水泥企业实现了蝶变。在三钢,自2000年以来,企业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改善新建环保设施或对环保设施升级改造,不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装备。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肩而行,三钢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增产不增废、增产不增能耗的“绿色钢铁”目标。如今,降尘量、空气质量优良率等关键环保指标均位于钢铁行业前列。

  各类企业迈向绿色转型,正面迎接“绿色大考”,

  正是我市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嘱托的生动实践。多年来,我市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治污减排,大力实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专项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重点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绘出蓝天常驻、人景和谐的新画卷。

  ——保卫一片蓝天,开展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点题整治”,解决好群众家门口的油烟、扬尘等问题;

  ——守护一泓清水,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深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明管化改造,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修复建设;

  ——捍卫一方净土,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切断重金属等污染源进入农田途径,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走进三元大宗固废处置分拣中心,工人操作着一辆挖掘机将建筑垃圾“放”进分解机的料斗中,不一会儿,分解出的沙土便从履带上落下,堆放在分解机旁。

  该项目位于三元区富兴堡槐林服务区,每月有2万立方米建筑垃圾运到这里处理。可利用的部分生产机制砂等再生骨料,不能进行消纳的垃圾也有可利用的去处——用于建筑房屋基坑回填、市政绿化用土、路基回填、排危回填等。这里并非建筑垃圾处理的“终点站”,三元区建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处置中心是其下游端,分解出的沙土半成品在那里制成透水砖,用于城市海绵建设。

  2024年,全市核准渣土处置量约387.87万吨,这些曾让市民烦心的垃圾“渣山”,正源源不断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

  “两山”转化

  向新发力掘金

  绿水青山越来越美,三明市通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把金山银山也越做越大。

  一片林子,除了卖树还能做什么?在清流县,“林木+茯苓+岗梅”的复合经营“金套餐”让家乡这片山林实现“一林三吃”。

  据了解,松林采伐后留下的伐根可以成为茯苓的培养基,一两年就能采收,茯苓菌可以加速伐蔸分解,增加林地有机质,一举两得,每亩茯苓可收获2000元以上,这是林下“套餐”的“第一吃”。

  林下“套餐”的“第二吃”是岗梅种植。不同于茯苓对松木蔸的依附需要,岗梅可直接在林地种植,约5年就能收获,5年每亩可收获3000元-5000元,对林农来说,比单纯种植松林更划算。

  “第三吃”就是种植杉木林,精心培育的杉木成熟后可以卖出每亩1万元左右的价格。

  在木材市场不景气的当下,挖掘林业产业新增长点和发展潜力更显迫在眉睫。我市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林下立体开发等提质扩面,建成金线莲、铁皮石斛、茯苓、灵芝、多花黄精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与华润三九等药企开展岗梅订单合作,守住了绿水青山,唤活了自然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全市林下经营累计481.1万亩,2024年产值194.0亿元,亩均产值4036元,全省最高,带动35万林农就地就近就业,推动“不砍树、也致富”。

  我市主动融入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局,培育“森林康养+观鸟休闲、中医理疗、教育研学”新业态,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45个。如今,在明溪县,“观鸟热”带动生态旅游新风尚;在大田县,茶叶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在清流,千亩花海带来了赏花经济……当地群众也通过林地流转、房屋出租等方式实现了增收,富了口袋。

  森林中生出“点绿成金”的神话,溪流里也奔腾着流金淌银的传说。

  金溪河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自武夷山东麓顺流而下,由西向东横贯将乐县全境。这条溪流的清澈与活力,不仅孕育了常口村的“清语橙”、蛟湖村的“文旅热”,更催生了高能级的“水美经济”。

  白鹭在河面上空自由翱翔,与河面上的运动健儿交相辉映。近年来,将乐县依托金溪水域,连续举办多场国际水上运动赛事,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选手竞技,近百万人次观赛。据统计,各类赛事撬动了全县近3300万元的体育消费。赛事举办、队伍集训带来的人流量,更间接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等消费超2亿元。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山水间的幸福愿景,如今正在变成现实,一项项生态文明建设的喜人成绩,记录着三明人民满满的获得感。值得欣慰和期待的是,三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展思路愈加清晰,前进步履愈加坚定。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务院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内蒙古达拉特旗:沙海变“蓝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