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点亮心灯 向阳生长
——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三心”赋能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侧记
●全媒体记者 李远明 通讯员 林瑾莹
绽放激情,追逐梦想。
三明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日前举办,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派出14名运动员,在田径、游泳、羽毛球等多个项目展开激烈角逐,收获8金4银7铜的好成绩。
身残志坚,拼搏成长。可喜成绩的背后,是市特校持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生动写照。
自2021年4月入选福建省特殊教育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试点校以来,市特校以“爱心、耐心、信心”为核心驱动力,探索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和支持体系。
“让每一颗心灵被温柔点亮,让每一个生命都向阳生长,让特殊学生在温暖的教育生态中绽放生命光彩。”市特校校长李勤如是说。
以爱心为基石——
全方位保障点亮心灵灯塔
踏入市特校大门,一块石碑映入眼帘。石碑上刻着8个红色大字:有爱无碍,快乐成长。
爱,是最好的语言。在教学中,市特校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大爱情怀。
制度先行。市特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好风凭借力。市特校与三明市台江医院等机构建立“医教结合”长效合作机制,引入校外专业资源,开展多维度心理干预及认知发展共建活动。
共建效应是明显的。在市特校与台江医院“医教结合”康复训练模式下,智障学生小辉(化名)有了积极转变。
刚入学时,小辉课堂上频繁走神,难以专注听讲与互动,长期学习困难使其较难融入班级群体。
市特校随即邀请台江医院精神卫生专家联合评估,发现小辉存在一定的注意力缺陷障碍,且因学业与社交挫折产生焦虑,负面情绪加剧了注意力问题。
基于此,双方从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等维度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在注意力训练上,运用注意力干预训练仪器,设计听觉游戏提升注意力。心理干预方面,医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辉重塑自我认知;教师则在日常教学中开展针对性训练,及时鼓励其积极行为。
一学期后,小辉课堂走神次数明显减少,专注听讲时间从几分钟延长至十几分钟,性格也变得开朗了,逐渐学会了与同学交流互动。
以耐心为养分——
多维度实践滋养心灵成长
对于听障学生,怎样才能增强心理辅导实效?市特校开发了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案。
在《我的情绪色彩》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马兰英创造性地将抽象的情绪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色彩语言。
马兰英设计了一套包含36种色卡的情绪识别系统,每种颜色对应特定的情感状态,学生通过色卡配对游戏,能够准确识别和表达复杂情绪。
经过一学年的探索和实施,参与课程的学生情绪识别准确率提升了47个百分点,冲突情境下的理性应对能力明显增强。
深耕课堂,浇灌“心”苗。市特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精心打造学生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程。
针对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研发了《培智生团体辅导》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结构化特色。
课程中最受欢迎的是“社交故事”环节,教师将常见的社交困境设计成团体小游戏,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反复练习。
数据显示,参与课程的学生中,能够独立完成基础社交互动的比例从原来的不足30%上升到73%。
针对无法到校就读的特需学生,市特校开发“心理+康复训练”课程包,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送进市儿童福利院等机构,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康复训练。
“自从市特校老师来上课后,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总躲在角落的小晶现在会主动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好’,爱发脾气的小华学会了用画板表达情绪。”市儿童福利院张阿姨欣慰地说。
以信心为翅膀——
宽领域探索引领成长之路
翻开由市特校主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汇编《点亮心灯 向阳生长》,淡淡的油墨清香扑鼻而来。
市特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除了编写《点亮心灯向阳生长》外,先后完成了10多项省、市、区级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编写了适合不同类别残障学生的多项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市特校设计了10多项系列心理游戏活动,形成了一批省、市级公开教学案例资料,为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了参考范式。
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理念,市特校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实践,充分挖掘每位特殊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塑造健全品格、健康体魄,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如今,在市特校,一批批毕业生从容自信走进社会,成为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的劳动者,实现了从“被爱”到“传递爱”的蜕变。
令人称道的是,市特校先后有40多名学生考入高校,在更广阔的舞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课堂到活动,从校园到社会,市特校用爱心温暖心灵,用耐心静待花开,用信心铸就希望。如今,三明特校已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以爱织梦,共筑特殊儿童温暖家园》获评福建省新时代学校百优温暖集体建设案例,《“点亮心灯勤工俭学”劳动教育项目》入选福建省劳动教育特色项目。
匠心筑梦,呵护成长。李勤介绍,市特校正持续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支点,撬动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层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心灯的指引下,向阳而立、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