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风物 | 大田美人茶的茶事茶史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八闽文脉·风物 | 大田美人茶的茶事茶史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2023-01-02 09:42

  在生生不息、岁月流长的闽中高山群落里,孕育着一种韵味醇厚、蜜香浓郁的高山美人茶,其茶香,穿越高山密林,幽幽而至杯间,绵绵留驻唇边……

  天香独蕴

  高山云雾出好茶。大田位于福建中部,是个高山县,境内海拔超过1000米山峰有175座。在这样环境中,大田美人茶择高山阳坡净地而立,阳崖阴木,土壤疏松肥沃,纵享天地之力、自然之爱。

  大田美人茶景区。(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骆少君、陈郁榕等茶界专家曾给予大田美人茶这样的赞誉:当地高山区是片净土,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好;大田高山云雾多,漫射光较多,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茶叶叶片肥厚,耐冲泡,品质佳。

  小绿叶蝉。(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美人茶属青茶类,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茶青必须让小绿叶蝉叮咬吸食,后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发挥出蜜糖香气,这也是大田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来源。

  大田美人茶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中最繁杂、最讲究,须手工采摘“一芽一、二叶”之嫩茶,经“萎凋→凉青→做青(摇青←→凉青)→发酵→杀青→回润→揉捻→烘干”等工序精制。美人茶是重发酵乌龙茶,其发酵程度达到了60%-80%,有别于全发酵,内质留有余地,给人无穷的品味空间。

  大田县茶园风光。(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茶叶芽头肥壮,叶质柔道,茸毛甚多,形态优美,自然卷缩,紧致成条,千姿百态。当沸水入瓷杯,叶芽舒展,旋转飞沉,一如少女翩跹起舞,姿态极其优美动人。

  大田美人茶茶汤明亮清澈。(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所冲泡出的茶汤,呈现明亮清澈的琥珀色、橙黄色,尽显娇羞、清纯的气质,茶叶呈明亮鲜红的白、青、褐、红、黄五色。

  滋味兼具乌龙茶的清雅、普洱茶的醇厚,茶汤入喉之际,唇齿留香,花香、熟果香、蜜香缠绵交替,跌宕起伏,滋味甘润香醇,汤感柔滑爽口……

  泡制美人茶。(摄影:温欣孝)

  茶韵悠悠。(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品茗茶、观茶艺,以茶会客。在乡村,门庭院落放一张小桌,搬几张小凳子,围桌而坐,用一大茶壶泡茶,用茶盅或饭碗盛茶,叫大碗茶,边喝边聊天。有条件人家,室内设以琴台,挂以书画,配以精美茶具,再摆上几盆盆景花卉,邀上三五知己,品茗赏景赋诗,使人产生一种恬静愉悦超然物外的感觉,进入一种“尘心洗兴难尽,一片蝉声树影斜”乐而忘归的境界。

  茶史悠久

  大田茶史延绵千载,野生古茶树在原始森林的呵护下,历经千年依然挺拔,孕育着大田美人茶之茶魂。

  野生古茶树。(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茶业兴起始于宋代。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始建于境内的大仙峰岩寺“崇圣岩”,僧人在寺院周围开始种茶,受到世人的推崇,此为大田种植高山茶的起源。

  大仙峰岩寺。(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元代《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的作者,大田县广平村先贤郭居敬,在640多年前写下了《百香诗》,即百首七言咏物绝句,每首诗末俱押“香” 字韵,其中作品之一《茶》,是大田现存最早的茶诗。诗中“战退眠魔无避处,瓦瓯汹涌雪涛香”,将茶的功效与煮茶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明万历1611年,《大田县志》记载了茶叶贸易。卷之八中:“货之属与木之属都记载有:茶、茶油……”说明早在400年前,大田已有茶树与茶的贸易。县内的济阳乡,是闽西北—闽中—闽南—海外这条海丝古道上的茶贸重镇。

  清康熙年间,文渊大学士李光地将大田武陵雪山茶为珍品进贡朝廷。乾隆年间,大田的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产品,由商贩收购并肩挑至山下的邻县永春装船,经福州、泉州运销海外,清末至抗战前,大仙峰茶叶驰名海内外,茶事载入《康熙字典》。

  流金香茶。(摄影:范一彬)

  当代,大田美人茶的兴起,则源于“东方美人茶”的引入。东方美人茶19世纪原产于台湾,又名膨风茶、白毫乌龙茶,1865年就开始出口到美国。据传,100多年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因其形似美人、澄黄透亮的色泽和醇厚甘甜的口感,又来自东方,美名“东方美人茶”。台湾茶区对美人茶品种、加工技术、产品品质以及文化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

  1999年,台湾茶农在多方考察后,发现大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极为适合“东方美人茶”这一品种生长,于是便引进茶树繁育推广,开启了“美人茶”在大田的历史。

  经过大田人二十几年的选育培植,秉承当地深厚的传统制茶技艺,在优化口感滋味的同时,既保留茶之本味,又让人品味到茶中滋味的层次多元变化,使大田美人茶逐渐成为茶中新宠。

  茶乡仙境 。(摄影:阿苏)

  茶乡茶俗

  大田人管喝茶叫吃茶,常在大碗茶里加进糖块,再配上糕点待客,做法类似于藏族的酥油茶和客家人的擂茶。

  时至今日,茶在大田从草药到饮料,又逐渐演变成了美味的茶食。茶食亦茶亦药,融入了地方文化,是极具本土特色的风味美食。鲜茶叶炒猪肺,口感兼具了菜的咸淡和茶的芳香。把处理干净的九节虾放在泡软的茶叶片上蒸煮,待其入味后淋上滚烫的香油,此道美食外酥里嫩,综合了各种香气,风味别具。

  茶俗、茶礼走入寻常百姓家,养生、保健功效越来越为人们重视。大田民间常有与茶有关的偏方,如,用茶水解酒、提神、洗澡和泡脚治疗疮毒等。当地的妇女在清明节这天,都要上山采茶自制茶汤,以求全家人喝了清明茶水后清肝明目。

  在乡村传统的习俗里,大田人逢年过节祭祖,无论仪式大小和隆重与否,必少不了茶、酒、米,茶在首位。这种规定在千百年前的各姓族谱中均有明确的记载。

  茶趣。(摄影:乐进爱)

  舍茶习俗在乡村广为流传。在广平村、建设村等“后路”一带,村民们常把烧好的茶水,安放在荒山野岭的凉亭里、河边的渡口或者廊桥上,免费供过往的商客饮用。武陵村等“前路”地方,舍茶人尽心尽力、虔诚备至,每天挑着茶水上路,给行人提供更大的方便。(注:“前路”“后路”是大田人民对全县乡镇划分的两大片区,为约定俗成的说法。)

  大田屏山茶园客栈。(供图: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大田美人茶从其种植、加工制作、品茗意境、茶俗、茶礼,无不蕴藏着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品大田美人茶,陶醉于一杯温暖的茶汤,在一抹茶香中,仿若徜徉进了大田的高山深处。(作者:颜全飚 林生钟 林璐 燕飞林 作者单位: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雨琦 袁圆)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