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八闽文脉·人物 | 梁章钜:忧国忧民抗英巡抚 以笔为戈联话鼻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八闽文脉·人物 | 梁章钜:忧国忧民抗英巡抚 以笔为戈联话鼻祖

来源:福建江夏学院2022-12-23 14:24

  梁章钜(1775—1849年),福州人,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古瓦研斋,晚号退庵居士、退庵老人等。(资料图片)

  梁章钜出生于“书香世业”之家,是清代经世派名臣,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也是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学者、诗人、文学家、收藏家、艺术家、批评家。

  梁章钜故居,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的黄巷内。该宅院为唐末名士黄璞始建,故称“黄楼”,梁章钜对黄楼进行了全面修葺,并新建了西花厅小黄楼和与之配套的东园,遂成如今所见的规模格局。(资料图片)

  图为梁章钜故居的小沧浪亭。小沧浪亭的命名缘于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此联是楹联史上一幅著名的集引联,上联取自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取自于苏舜钦的诗《过苏州》,经梁章钜偶合,如同天成、相映生辉。(资料图片)

  爱民仁物

  五十八归田,六十一再起。八年复引退,俯仰一瞬耳。

  名场廿四科,宦辙万余里。上赖特达知,慎终乃如始。

  下谢部民望,卅载无敛倚。防河复防海,虽险亦坦履。

  只今届悬车,进退庶合礼。晚节当无讥,独立良足恃。

  ——清·梁章钜《退庵诗续存》卷一

  梁章钜是清代颇有建树的政治家,为官近四十年,其中任地方官二十余年。他爱民恤民,倡导“经世致用”“爱民仁物”的民本思想,为官清正俭朴,深受百姓拥戴。在整治吏治、兴修水利、抗灾救灾、整顿财政、治理漕运、肃清文闱、培养人才等方面贡献十分突出。

  道光十一年(1831年),江淮患大水灾,难民沿江而下,聚集苏中,每日有万人左右。粱章钜率领属下捐粮募款,救助难民。一面派船护送,一面开厂留养。自7月至10月止,陆续资助送返原籍难民达60余万人,百姓赞声不绝。

  同年10月至次年3月,在苏州城外设厂37座,留养难民4万余人,粱章钜率眷属捐赠棉衣近万件为难民御寒,当地难民无一人饿死或病死,深得政声。郡丞何士祁曾作《目送归鸿图》以颂扬梁章钜此役之功。同年,修复练湖闸坝,并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对江苏水利作出重大贡献。

  道光十二年(1832年),梁章钜因病卸任归闽,8月回到福州。是年秋,福州秋禾为风雨所伤,米价骤贵,民心惶惶,梁章钜致书闽浙总督程祖洛,竭力奏请借拨江南漕米10万石,以助家乡渡过难关。程祖洛总督奏告朝廷后获准,终于在次年青黄不接之季,由海船运到福州,解救了福州的春荒。

  道光十五年(1835年)春季,福州又遇粮荒,有不良商人乘机囤积粮食,抬高米价,致使全城百姓人心惶惶。为解百姓生计,梁章钜召集榕城诗社诸君子一同出力,建义仓以降低谷价,有力地打击了不良商贩。

  梁章钜为官少有差错,且几十年来与同僚、下属及友人共事相处,几乎没有过矛盾。回顾过去,梁章钜晚年自己有过相当有趣的说法:

  余官中外数十年,从无一稍干吏议之事,回首未免惶然,今儿辈初入仕途,即为余尝此愧负,自觉心安理得,本不足累我天怀,而爱我者乃鳃鳃以为慰谕,转浅之乎视我矣!

  ——清·梁章钜《文选旁证》

  上述讲的是,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梁章钜的三儿子恭辰在温州郡守任上,因小过失被暂时摘取顶戴,他反而甚觉安慰,认为自己几十年官宦生涯无一失误,一直觉得有愧负,以儿辈的一次处罚来抵消自己几十年的顺利,反而觉得心安理得。

  挚友林则徐在为梁章钜作的墓志铭中则从品行、方略的角度如此概括他的为政才能:

  (梁公)平生特立孤行,空无依傍。膺圣主特达之知,位跻通显,处之泊然。为政持大体,不以科条缴绕。乐奖人才,出诸天性,故人皆乐为之用。

  抗英巡抚

  梁章钜和林则徐都是清代禁烟派的代表,在中华民族面临列强侵凌的紧要关头,梁章钜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林则徐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是第一位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一度被称为“抗英巡抚”。

  19世纪30年代,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愈演愈烈,严重危害朝廷财政收入和民众身心健康。

  梁章钜严厉抨击清廷主和派的卖国行径,全力支持林则徐抗英,主张“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推行自上而下的禁烟政策。他认为“以中国易尽之藏,填海外无穷之壑,日增月益,贻害将不可言”。

  在广西巡抚任上,他积极配合林则徐查禁鸦片。当时,梧州、浔州是鸦片进入广西的主要集散地,梁章钜下令两地官吏严加盘查,捉拿烟贩。浔州地方官执行认真,获犯颇多;梧州知府刘锡方却办事不力,敷衍应付,梁章钜对其极为不满,请旨摘去刘锡方顶戴,令其戴罪立功。同时,他发布禁令,责令立即铲除广西与云南、贵州交界处所种鸦片。

  梁章钜配合林则徐查禁鸦片。(资料图片)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2月,英军攻陷广东虎门,逼近广州。梁章钜亲自带兵至梧州府防堵英军,并派兵运送大炮到广州,协助抗英。

  同年7月,梁章钜任江苏巡抚。适逢沿海告急,英军于8月17日攻陷浙江定海,梁章钜立即带兵到上海防堵。当时,两江总督裕谦严禁商船进出港口,以防英军乘机混入。上海商民对此强烈不满,当地官府束手无策。

  梁章钜亲往吴淞关海口察看实情,认为禁止商船出入有碍南北水路交通,影响贸易;而入沪各商船均有行户专管,外国人难有机会混入。为此,他下令开禁,同时命令各关卡对来往船只严加盘查。此举安定了人心,商民欢声雷动。接着,他又协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防务,加紧训练水陆两军,加强吴淞口至宝山县的防务,英国人因而未敢轻窥。

  鸦片战争期间,梁章钜目睹我国东南海疆沦陷,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整顿水师、训练炮兵、兵民合一等主张。即使是在告病返乡途中,他仍然心系国家安宁,主动为地方抗击英军出谋划策,不愧为一代名臣。

  忧国忧民

  梁章钜一生勤于著述,卷帙浩瀚,内容题材十分丰富,他所创作的笔记散文在清代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清代史料笔记名家。尤为可贵的是,梁章钜亲历了鸦片战争之痛,晚年便以手中之笔墨抒写爱国之情怀。

  楹联理论始祖梁章钜与他人论楹联。(资料图片)

  在梁章钜的诗文中,或强烈抨击侵略者之卑劣行径,如《浪迹丛谈·英夷》《浪迹丛谈·鸦片》等;或表达对时局、黎民苍生的关注,如《归田琐记·请铸大钱》《浪迹丛谈·请行钞法》《浪迹丛谈·开矿议》等;或称颂民族英雄林则徐、悼念民族英雄陈化成,如《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以及《题陈忠愍遗像诗》:

  我与公同乡,而初不识面……余与公共事三阅月,有不能已于言者,因抚旧事成此,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者。

  ——清·梁章钜《题陈忠愍遗像诗》

  其激愤哀悼之情溢于言表。

  在他的笔记散文《浪迹丛谈·英夷》中,开篇即言:

  英夷初至中国,未尝不驯谨。

  自道光二十年以后,始逐渐骄肆。名为恭顺,实全无恭顺之心。

  尝与芸台师谈及往事,师深为扼腕,曰:“尚记得嘉庆二十二年,我为两广总督时,首以严驭夷商、洋商为务,盖洋商受英夷之利益,英夷即仗洋商之庇护,因此愈加傲黠不驯,我每遇事裁抑之。时英船在黄浦与民人争水,用鸟枪击杀民人。”

  【芸台即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年间(1736—1796年)进士,曾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道光初,英夷有护货之兵船,在伶仃山用枪击死小民二人”等,揭露了当时外国侵略者猖狂滋扰欺凌国人的骄肆行径。

  《浪迹丛谈》(资料图片)

  在《鸦片》一文中,痛斥鸦片对国人毒害、对国力削弱之危害,还借他人之奏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乾隆以前鸦片入关,税后,交付洋行兑换茶叶等项;今以功令森严,不敢公然易货,皆用银私售,嘉庆年间每岁约来数百箱,近竟多至二万余箱,乌土为上,每箱约洋银八百元,白皮次之,约洋银六百元,红皮又次之,约洋银四百元,岁售银一千数百万元。以库平纹银七钱计算,岁耗数银总在一千万两以上,由是洋银有出无入矣。以中原易尽之藏,填海外无穷之壑,日增月益,贻害将不忍言。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鸦片》

  老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在梁章钜的作品中,抨击侵略者之行径、关注国体政事的篇章不在少数,读者阅后,总能被其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所感动。

  联话鼻祖

  梁章钜一生工于诗文,精于书法,擅于笔记小说。著述多达八十余种,博涉经史子集各部,有《文选旁证》《三国志旁证》《农候杂占》等五十余种刊行于世,其中有17部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在清代罕有其匹。

  他的许多著述填补了不同领域的空白,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被称为楹联学开山之祖,他编撰的《楹联丛话》是中国楹联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

  梁章钜于道光年间撰写出《楹联丛话》而创联话一体。联话者,中国文论之一种,受赋话、诗话、词话、文话之影响而发扬光大。(资料图片)

  道光年间(1821—1850年),梁章钜将自己长期搜集到的楹联进行整理、考证、辨析,编撰成“楹联丛话”系列丛书,其中包括《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四话》(梁氏第四子梁恭辰撰)《巧对录》《巧对续录》(梁恭辰撰)等六部著作。

  陈继昌在《楹联丛话》序言中赞其“一为创局,顿成巨观。”

  在编撰丛书时,梁章钜并不只是对楹联的内容、故事等做简单的汇集与辑录,而是探求其本事,叙述其出处和背景,品评其高下得失。

  诚如陈继昌所言:

  稿凡三易,每联辄手叙其所缘起,附以品题,判若列眉,了如指掌。

  ——清·陈继昌《楹联丛话·序》

  《楹联丛话》在楹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创造了我国楹联史上的多个“第一”:

  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联话著作,打破了楹联史无联话的历史;

  第一次提出了楹联的分类原则,为我国楹联分类体系的确立提供了依据;

  第一次提出了楹联创作、鉴赏的标准与观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楹联理论。

  《楹联丛话》所收楹联,从宋代至清中叶,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从皇宫殿阙到荒郊野庙,绵延千年,内容丰富,形式独特,使联话成为继诗话、词话、文话之后的又一文学评论形式。

  在梁章钜七十寿辰时,好友王叔兰所撰贺联非常贴切地概述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梁章钜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以梁章钜为代表的福建爱国群体,将强烈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和担当责任精神,展现在思想、言行、操守和作品之中,至今仍闪耀着恒久的光辉。

  (本文资料综合自史料典籍及《福建日报》等。 程慧琴 林月华 蔡镱珊 黄小诺)

  侯官文化人物系列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福建江夏学院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地迎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