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福建省霞浦县返乡创业大学生叶周敏: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福建> 要闻 > 正文

福建省霞浦县返乡创业大学生叶周敏: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

来源:人民日报2022-05-16 10:44

  福建省霞浦县返乡创业大学生叶周敏——

  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大展身手(我们的新时代)

  记者 颜 珂 钟自炜

  海风已暖,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一处海面上,几十口鱼箱整齐排向远方。“眼下正是鱼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叶周敏将饲料熟练地撒向海面。眼前这片蔚蓝浪花里,随波欢腾的大黄鱼,寄托着他新一年的期望。

  这是叶周敏养殖大黄鱼的第六个年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海洋经济大潮里,即便是养殖一尾大黄鱼,也有年轻人足够宽广的舞台。”

  大鱼箱,仿野生,精细化……科技赋能下的养殖新模式,令这名26岁的小伙子信心满满:“养殖海域面积达8万平方米,今年预计产出超过600吨的优质大黄鱼。”

  宁德地处福建东北部沿海,被誉为“大黄鱼之乡”。可传统方式养殖,地处内海、养殖密度大,产出的大黄鱼肉质一般、土腥味浓,“价格掉得厉害,一斤只能卖15元。”叶周敏介绍,与之有着鲜明对比的是,野生大黄鱼每斤能卖一两千元。能不能改变传统方式,养出接近乃至比肩野生品质的大黄鱼?

  品质差异,关键在水质。能否把大黄鱼养到更远、更优质的海水中?

  海域靠外,水质更优,环境却也更复杂,若赶上台风,更是毁灭性打击。水质优、风险小,养殖大黄鱼的理想海域在哪里?2017年,上大二的叶周敏跟父亲一道,开车遍寻宁德海岸线的角角落落。揣着一股年轻人不服输的拼劲,“从周末到寒暑假,一有空就出发。整整一年时间,行驶距离超4000公里。”

  理想中的那片海,终于在霞浦县斗米村找到了——海域靠外,北边又有小岛可挡台风。2017年9月,叶周敏创办了大渔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就在这片海投下了两箱鱼苗。同步“颠覆”的,是养殖模式——舍弃传统小箱密养,采用宽达3600平方米的大鱼箱,更好地模拟野生环境。

  全新尝试回报丰厚。2018年底,第一批品质优良的大黄鱼长成。“那年春节,我和家人到浙江销售推广,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叶周敏说,短短几个月,首批大黄鱼销售一空,公司销售额迅速突破百万元。

  渔歌起调昂扬,波折却也随之而来。2019年,大学毕业的叶周敏准备大干一场。“投入两年积蓄,又贷款300万元,将养殖网箱扩大到5个。”没成想,遇到了养殖技术的新瓶颈。“采用大网箱养殖后,鱼苗情况、海水质量等更加难以检查。稍有不慎,鱼苗便会生病。”叶周敏说,一次突发的鱼苗生病,就造成了近千万元损失。

  一筹莫展之际,2020年6月,母校闽江学院伸出援手。“像叶周敏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学校一直重点关注,扶一把送一程。”闽江学院教授何伟表示。

  何伟前后带着十几位专家,实地调研后,提出将养殖经验与数字科技相结合,实时监控鱼群生长动态和水域水流环境。

  “利用学校提供的数字技术,我们在养殖网箱内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流速、盐度等数据,随时调整养殖方式。”叶周敏介绍,“例如,大黄鱼进食量会根据水温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凭经验喂食,现在则根据监测数据调整,饲养精准度大为提高。”

  校企合作,青春渔歌愈发悠扬——养殖模式数字化升级,助力叶周敏2021年卖出价值3000多万元的大黄鱼。作为校企合作典型项目,渔场也成为闽江学院教学基地,“学校有关科研项目有了全新实践场所。”何伟说。

  瞄准海参养殖优势产业,叶周敏与闽江学院科研团队联手,尝试利用海参生产过程中废弃的内脏提取海参肽,加入大黄鱼饲料中。“海参肽富含氨基酸化合物,是优质有机饲料。”叶周敏介绍,“技术成熟后,不仅能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循环利用,更可养出吃海参长大的大黄鱼。”同时,学校正加速对接融资平台、销售渠道、产业协会等,帮助叶周敏的养殖公司加快品牌化建设。

  深远海养殖,是现代化水产养殖的方向之一。不过,深海养殖设备投资大、技术门槛高,仅是动辄上千万元的养殖设备一项,就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叶周敏心中,也有一个“深蓝梦”,让他颇具底气的,是密集出台的政策利好。“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宁德提出促进渔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蓝色粮仓、培优做强水产种业、推进水产精深加工等,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含金量”十足的政策礼包接二连三。“例如深海养殖设备,如今,企业每年只需支付一两百万元租金,就能租用制造成本达3000多万元的高科技远洋养殖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叶周敏告诉记者,“我相信,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深蓝梦’照进现实的距离不会远。”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