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第八次赴约看大连与进博会的深度连接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大连>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徐皓]

从第八次赴约看大连与进博会的深度连接

来源:大连日报2025-11-20 11:19

24小时热图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 成都:非遗精品展演进中学

  • 山东荣成:海带“插秧”正当时

  • 甘肃定西:发放物资 温暖过冬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

从第八次赴约看大连与进博会的深度连接

  编者按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因其建筑造型而被形象地称为“四叶草”。今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此举办,“四叶草”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全球目光。

  在这场全球经贸盛宴中,大连交易团第八次赴约而来,并以700余家企业单位、1500余个专业观展团、450平方米人文展厅和超16.5亿美元的采购意向,又一次彰显沿海排头兵的开放定力、传递广纳贤友的吸引力,展示创新发展的城市活力,绽放浪漫时尚的滨海魅力。其间,许多精彩瞬间,折射出大连与进博会的深度连接。透过进博会这扇窗口,我们更能清晰感受到大连对外开放的强劲脉搏与坚实脚步,并深入思考如何博采全球之长,充分释放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为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01.产业连接

  紧扣全球趋势,彰显大连实力

  第八届进博会的展馆内,全球产业新趋势、新热点精彩纷呈,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绿色产业等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勾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清晰蓝图。

  走进技术装备展区,韩国三星首发的AI智能电冰箱前围满了观众,借助手机屏大小的AI智控屏幕,可接入移动互联网,语音交互能自动开关门,还能提醒食品保质期并提供食谱建议。不远处,宇树科技研发的格斗机器人人气爆棚,拳脚之间尽显科技魅力。

  在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生产流程,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展示最新应用场景。如瑞士ABB机械自动化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融合了磁悬浮技术;瑞典海克斯康制造的机器人,可以自主用AI计算路径规划生产流程……

  人工智能已从“技术秀”逐步升级为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关键力量。而大连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与实践同样亮眼,在大连人文展区,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不时进行精彩表演,时而灵活跳舞,时而精准踢球,引来观众阵阵掌声。这款机器人前不久在2025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全国第五、世界第九的优异成绩。辽宁智非实业作为集特种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携巡检、教育、仿生、救援等多款机器人产品参展,该企业现已拥有完整的AI技术链和100余项机器人国家专利。

  进博会的展馆中,有很多炫酷的“大家伙”——各类低空飞行器。现场亮相的中国首款倾转旋翼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20”,具备垂直上升、静态转换、空中悬停等功能,该产品目前已完成载人试飞。沃兰特航空现场展示的飞行器可让现场观众试坐,吸引了不少人排队体验。

  进博会期间,大连代表团参观考察了长三角低空经济展贸中心,详细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为大连未来布局低空经济吸取有益借鉴。

  进博会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进博会上推介时,介绍了其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布局。长兴岛经济区正锚定建设“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特色产业园区目标,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和精细化工、千亿级造船海工、五百亿级氢基能源产业集群。

  除了前沿产业,农产品、健康食品、海洋经济等产业在进博会上同样热度不减,而这些领域也正是大连企业发力的重要方向。如在进博会农食产品展区,大商集团以“舌尖世界在大商”为主题,全景式呈现了其自有全球稀缺商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成果,涵盖来自六个国家的20余个品类,逾200款自有全球稀缺产品。大商集团从传统零售商向全球化高端食品生产供应商转型,打造了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其全球布局聚焦于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等国家,已形成了多门类高端食品产业链,这种商业模式创新让企业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海洋经济是大连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辽宁展区亮相的辽渔集团,以海洋食品和极地渔业为核心,在进博会上展示了以南极磷虾油为代表的系列“新字号”高值化产品。2025年,辽渔集团的南极磷虾捕捞量居全国首位,已构建起从捕捞、运输、研发生产到制成食品、保健品的全产业链。

  02.人文连接

  传承创新并举,绽放城市魅力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瞩目的经贸盛会,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进博会人文交流展区包括中外人文演艺区以及城市会客厅、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旅游、国家级步行街等展示专区,全面展现中国各地的人文经贸特色、城市特色和风土人情。

  大连在中华老字号展区设立的450平方米人文展厅,以“遇见大连 心动无限”为主题,四大展示单元内,40余家连企携特色展品与创新成果集中参展,成为进博会上一道亮眼的“滨城风景线”。

  “地方名产”板块,凯林益昌、康德记、大连农渔集团、芬芳冷饮、达伦特、海宝渔业等多家老字号展商集中亮相,同步展示农渔产品、食品、轻工业产品等名优特产,展示来自北纬39°“大连好物”的特别馈赠;“文化传承”板块,有大连贝雕、鸟虫篆刻、玻璃制品、刺绣、陶器等特色项目,涵盖国家级、省级、市级不同级别非遗产品,系统呈现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果;“新品潮品”板块,聚焦科技潮玩、电子消费品、机器人等品类,凸显大连新兴产业创新实力;“人文原创”板块,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的各工作室带来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文创设计、景观设计、原创IP、瓷器设计等作品,展现大连蓬勃的人文创意活力。

  大连的人文展示,紧扣“传承与创新”双主线,全方位呈现大连“来时的路、今日的发展、未来的潜力”,让更多观众了解大连,助力大连与国内外参展方深化交流合作。

  03.创新连接

  聚焦首发首秀,激发创新活力

  家庭陪伴机器人“主动”发起交流,扫码沉浸式体验“打飞的”,无方向盘和踏板的汽车自己“开”……第八届进博会上,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一个个爆款展品、热门展区,勾勒出未来生活的新图景。

  本届进博会的创新孵化区热闹非凡,这里是全球创新成果的汇聚地,也是未来产业的风向标。展区内,不时有投资机构与参展企业深入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大连企业通过参与进博会,近距离接触全球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加速了自身创新步伐。大连人文展区内,金铠仪器(大连)股份有限公司的小氢新氢氧仪系列产品、柔性相变冷敷系列产品等创新产品首次在进博会上展示,这些产品均源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旨在为民众健康保驾护航,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大连赛夫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水下电气连接系列产品,凭借独特技术优势受到关注,如水下插排采用独特机械物理隔离术,泡在水里、放进深海,都能安全稳定工作。大连的创新产品体现出与全球创新潮流的紧密对接,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咨询。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大连交易团相关人士表示,大连应积极学习借鉴全球先进创新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鼓励更多原创成果涌现。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观察

  打造不落幕的进博会更好释放溢出效应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第八届进博会的落幕,是溢出效应持续释放的新起点。

  第八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表示,进博会溢出效应不仅体现在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更体现在对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赋能,推动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采购商变贸易商的转化。同时,为举办地和参与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机遇。

  产业赋能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重要体现。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全方位发力,积极打造“不落幕的进博会”。如毗邻“四叶草”的上海虹桥品汇,是承接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常年展示交易主平台。咖啡豆、葡萄酒、腰果、蜂蜜……虹桥品汇48家分中心覆盖22座城市,实现展品到商品的跨区域流通闭环,让进博会的会展长度从6天拉长到365天。上海还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跨境物流体系,为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持续释放提供有力支撑。

  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还体现在贸易合作的深化与拓展上。本届进博会期间,各类贸易洽谈、采购签约活动频繁举行,为企业搭建了直接对接的合作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大连要积极抢抓进博会机遇,以进博会为契机博采众长,充分释放进博会溢出效应,加强与参展企业的后续对接,确保合作意向尽快落地见效;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外贸新业态;不断放大在大连举办的各类国家级、国际性展会的溢出效应;要学习上海先进经验,打造常态化的展示交易平台,实现展会资源的持续利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积极对接全球产业热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大连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

  扩大大连全球“朋友圈” 推动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

  进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大舞台。

  大连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始终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充分利用进博会这一平台,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取得了丰硕的对外开放成果,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招商引资一直是大连参加进博会的重头戏。大连代表团的招商团队,走访会见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企业驻沪总部负责人,推动一批投资合作项目落地大连。各区市县、先导区组建多批次招商小组,深度挖掘“长三角”区域内外资项目资源。

  在“大连市外贸招商推介及企业交流会”上,来自中直、市直相关部门,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的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和英国、韩国等国的70家企业的代表共12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共寻商机。大连,向全球伙伴发出了来大连投资合作共赢的诚挚邀请,沙河口区、大连自贸片区、长兴岛经济区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产业优势,辽港股份公司介绍了大连的港口优势,引发了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大连对外开放成果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大连市实现进出口额3491.4亿元,同比增长3.9%,增幅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出口1855.8亿元,增长16.4%。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外贸结构优化、新兴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也得益于传统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力和增量项目的逐步落地。

  企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主体,众多外资企业在大连找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互利共赢。中英商业发展中心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安娜·勒万女士表示,中英商业发展中心与大连的合作已持续数年,组织多批商务代表团到访大连,还促成多个英国城市的代表团访问大连。未来,中英商业发展中心期待与大连的企业、机构及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在海上风能、环境技术和清洁物流等领域打造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合作项目。

  大连各区市县、先导区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展现出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如大连自贸片区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活跃外贸企业1400余家,年均进出口额约1200亿元,约占大连市的1/4、辽宁省的1/7。大连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出台780余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为跨境贸易提供了便利。我市其他各区市县、先导区也纷纷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为大连对外开放注入新的活力。

  金融业积极参与进博会助力企业走出去。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推出两大关键举措:一是精准撮合提质,依托升级的“惠如愿·中银e企赢”平台,聚焦优势行业,提前匹配海外展商资源,组织企业参与高效洽谈和精准对接洽谈;二是全链服务护航,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参与对接企业提供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现金管理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方案,助力贸易洽谈与投资推介成果的落实落地。

  自进博会举办以来,该行已累计组织数百家大连企业参与贸易投资对接会,支持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推动大连对外开放,让“进博红利”持续转化为大连发展动能。

  第八届进博会的大幕虽已落下,但其所点燃的合作热情、释放的发展机遇、凝聚的开放共识,正持续发酵、不断升温。而大连与进博会的缘分,也愈发深厚。大连,在进博会上展现了城市的魅力与实力,也找到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方向。

  相信在进博会助力下,大连将进一步激活开放动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在对外开放新征程上奋力前行,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更多“大连力量”。(文·图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邵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