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辽宁大连:“乡村采摘游”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大连> 图片新闻 > 正文

辽宁大连:“乡村采摘游”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6-18 09:1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辽宁大连:“乡村采摘游”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图为游客采摘 杨毅 摄

  中新网大连6月16日电 (记者 杨毅)眼下,正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樱桃成熟季,在大连不少乡村旅游景点,依托农家乐这一优势,当地各乡村景点纷纷推出“游客采摘”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采摘乐趣,吸引了不少本地、周边市民参与。

图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小南村。 杨毅 摄

  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旅游方式,乡村采摘游逐渐兴起。为适应采摘游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果园想方设法抓质量、推新品、做配套。怎样从单纯的瓜果蔬菜采摘变成融入吃、喝、玩、乐、购等旅游元素为一体的采摘体验旅游,打造出叫得响的采摘游品牌?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站在旅顺口区水师营街道小南村的樱桃园里,红色、黄色的樱桃挂满枝头,近处可见园内鸭鹅成群,远处可见二三里外的区政府大楼。

  端午节期间,市民刘女士带着女儿体验樱桃采摘,品尝特色农家饭。想体验樱桃采摘,又不想走太远,这让她最终选择了小南村。“从市内自驾过来,才四五十分钟,而且在七彩南山景区既能摘樱桃又能观赏非遗文化展示,真是意外收获。”刘女士说,看着朋友圈的照片,她也行动起来。

  樱桃挂枝头,采摘正当时。端午节期间,在小南村樱桃果园内,不少当地市民带着孩子,和朋友一起体验乡村采摘乐趣。

  端午节期间,采摘的客流逐渐回升。记者注意到,前来体验的市民主要以亲自游居多,为鼓励市民来此游玩,小南村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采摘过后,还能玩点啥?”这已不仅仅是游客的需求,更是采摘游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图为游客在小南村游玩。 杨毅 摄

  在“全域旅游”理念的统筹下,今年小南村在原有的七彩南山、樱桃采摘等基础上,新设了特色小吃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红色旅游等项目,成为市民近郊休闲的好去处。

  据介绍,小南村距占地面积6.3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交通优势和产业优势。小南村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发生地,拥有大量战争遗迹。小南村是“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中国最美村镇”,七彩南山休闲农业园、太空博览园、蝴蝶园等景点独具魅力。

  近年来,小南村提出构建“红色文化旅游产品、高科技农业科普产品、青少年研学产品、闯关东影视文化旅游产品、最美乡情民俗产品”五大美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小南村新建了乡村乐园、非遗文化广场、红色旅游村史馆等项目,深受社会欢迎。

  依托旅顺大樱桃品牌形象,小南村用农业银行旅顺支行助力的260万元贷款,发展最美乡情特色民宿,拓展大樱桃采摘农家乐,新建非遗文化广场、红色旅游村史馆等项目。改扩建后,来小南村旅游的游客比以往有所增加,收益明显提高。

  农行旅顺口区支行副行长王相东表示,按照监管机构和总、分行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相关工作要求,农行旅顺口支行普惠团队在小南村开展了整村授信支持,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小南村村集体股份制旅游(合作社)企业——“大连七彩南山景区”开展了设施物权抵押贷款,目前已经使用的信贷规模达260万元。

  小南村党支部书记解麟海说:“因为有了贷款,极大缓解了村里的资金压力,经过改扩建后,村里旅游人口从原来的10万人增加到30多万人,收益明显翻番”。

  农户另辟蹊径、政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帮扶助力。如今,跨界组合的特色民宿、大樱桃采摘、牡丹小镇光影秀成为旅顺的新名片,有效带动旅顺的“村经济、夜经济”和村民就业。(完)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