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5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重要联动活动“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核心板块——“青年戏剧种子计划”第三场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活动以“从技艺到精神的表演传承”为主题,通过名家引领、思想对话与经验交流,展现了新时代戏剧艺术的精神深度与文化温度。
活动现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演员闫锐,以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舞美设计师常疆四位艺术家同台对谈。濮存昕以“文化滋养角色,修养决定表达”为主旨,将演员的成长概括为“热爱——尝试——播种——绽放”的路径。他说,真正的表演离不开对文学、美学与人生的长期滋养,更离不开一个“埋在土里”的孤独过程——在沉潜中修炼,在实践中生长。他鼓励青年演员敢于热爱、勇于尝试,在一次次排练与舞台淬炼中播下信念的种子,终将迎来角色与自我共同绽放的时刻。
冯远征结合北京人艺的创作实践,深入解析“一棵菜精神”的当代价值与“戏比天大”的艺术信仰,强调“戏剧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以真诚唤醒人的情感”。他说:“演员初学阶段要真于自己,有了技术之后要真于角色。能够共情角色,才是最高级的演技。”
闫锐从导演创作角度剖析表演与空间的共生关系,强调舞台应成为演员与观众共建真实的场所;常疆则分享了舞台视觉的留白与节制,他认为,舞美的使命在于让演员的真实感更充分地显现。
整场对话以思想的深度、精神的高度感染现场观众。青年戏剧工作者纷纷表示,从名家的言传身教中感受艺术修为与人格修炼的统一,领悟到“技艺之上有精神,表演之中有信仰”的创作真谛。
据悉,“青年戏剧种子计划”作为“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的重要板块,构建了从创作到呈现、从技艺到精神的系统培养路径。种子计划前三场主题分别对应“破土”“生长”“绽放”,邀请著名艺术家围绕文本创作、作品的舞台化表达、戏剧精神体悟三个维度展开分享,形成了从写剧到演剧、从技到道的完整培养链条。接下来,“青年戏剧种子计划”将进入“播种”阶段,拟于11月上旬推出“渝本计划”剧本演读暨孵化签约活动。(谭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