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8日,“承‘9·18’抗争志拓文旅新征程——《火凤重天》纪念专场观映会”在重庆举行。
观影活动现场。记者 秦思思 摄
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标志着重庆以“文旅+电影”为载体,重构城市叙事体系的新探索,让历史记忆通过影视与文旅融合,成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据了解,《火凤重天》是重庆大轰炸80多年来首部聚焦该历史事件的动画电影。它跳出传统抗战题材的沉重叙事,以细腻镜头再现战时重庆民众的坚守与互助,让“坚韧不屈、兼容并蓄”的重庆精神变得可触可感。重庆史研究会秘书长黄晓东表示,该片填补了“影像化讲述城市历史”的空白,更易引发年轻群体共鸣。
观映会同步推出三大文创与文旅项目,构建“文旅+电影”的落地闭环。中国邮政重庆渝中分公司推出电影主题纪念封,以“方寸载史,凤承精神”为核心,兼具收藏与传播价值。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设立电影主题文创专区,将影片场景转化为手绘书签、拼图等产品,并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游客深入了解历史。“云中洪崖火凤重天”沉浸式抗战主题一日游项目,以电影剧情串联洪崖洞周边遗址与街巷,使城市空间成为“活的历史剧场”。
观影活动现场。记者 秦思思 摄
在随后举办的沙龙中,多位嘉宾围绕“如何让重庆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展开讨论。珊瑚康恒小学书记、校长罗兴琴提出,将影片纳入研学课程,通过互动课堂和文创设计,让青少年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中国青旅集团总经理朱爱华强调,需构建“内容创作—场景落地—消费转化”全链条,让电影为文旅提供“故事线”,文旅为电影提供“体验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读书会会长杨志文指出,需协同文字、影像与场景,实现重庆故事的“立体化传播”。
相关负责人介绍,整场活动围绕一个核心,让重庆历史不再是孤立的“过去时”,而是能与当代人情感共鸣、推动文旅创新、彰显城市气质的“现在时”与“未来时”。希望《火凤重天》的探索,能为重庆打造“影视文旅融合示范区”提供样本,也能让城市故事在历史与创新中持续焕发活力。
(记者 秦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