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3日,“为人民而设计——延安时期中国红色设计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展览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供图
据悉,本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联合承办,持续至10月7日,展出展品1000余件。
本次展览包括序厅“背影与足迹:延安十三年大事记”,以及六大主题板块。其中,序厅以图文年表的形式梳理重大历史事件与设计艺术活动;“刀锋与烟火”板块展示古元、彦涵等木刻家的作品,展现了木刻作品从独立创作走向大众传播的历程;“现代与黎明”板块通过中央大礼堂模型、大会投票箱复刻品等,展现边区工业化与政治活动的关联;“日常与狂欢”板块陈列“丰足”牌火柴、“飞马”牌香烟等日用品包装设计,还原边区生活场景;“身体与健康”板块以“药驴子”雕塑等展品,呈现战时医疗设计的民生关怀;“启明与重塑”板块通过教材、识字工具等,诠释教育设计的启蒙价值;“转向与新生”板块则以新年画、开国大典灯笼复刻品等,展现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中国红色设计的根本转变。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设计,必然根植于人民的需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承载文化的基因。”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黄厚石表示,延安时期的红色设计,其最大特征就是“人民性”,广义上的“延安设计”不仅决定了新中国设计的骨架与面貌,也成为中国设计的内在精神与价值判断的标准。(肖依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