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出圈” 汉丰湖半年揽客422万人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文旅“出圈” 汉丰湖半年揽客422万人次

来源:重庆日报2025-08-15 13:08

  划桨板、开水艇、泼水嬉戏……8月14日上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开州区,记者在这里看到,38℃气温下的汉丰湖,碧波之上跃动着“清凉经济”的活力。

  “高温时节反而成了我们的旺季。”重庆湖山文旅公司副总经理刘晓波指着实时客流显示屏笑道,今年上半年,汉丰湖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422万人次,同比增长48%,水上运动成为今夏最热门的“流量密码”。

  关键词:运动项目

  20余个水上运动、10余个户外运动项目,满足多元化需求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千米,南北跨度5.86千米,水域面积15平方千米,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内陆湖。

  如何激活一池湖水?开州区以汉丰湖为核心,构建起“一核三带四片”全民运动空间,常态化开设摩托艇、皮划艇、桨板等20余个水上运动项目,配套开展太极、骑行、跑步、沙滩排球等10余个户外运动项目,满足游客多元化运动需求。

  与此同时,开州积极举办相关赛事——与重庆三峡学院共建基地,共办高校龙舟邀请赛、大学生皮划艇锦标赛,并创新举办龙舟文化节、水上运动夏令营等6大类28项群众体育活动,让流量变“留量”。

  关键词:文化业态

  “壹圆剧场”叫好又叫座,丰富选择让游客尽享慢生活

  文化则成为做大增量的“利器”。记者在举子园看到,“壹圆剧场”吸引了诸多游客驻足,舞台上演员用方言讲着段子,与观众频繁互动,引来叫好声不断。

  “壹圆剧场”是开州打造的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象征性收取一元钱,让市民和游客都能现场观看演出。演员中既有文艺界的名家,也有身怀绝技的市民,大家在面对面交流中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

  “我们还有举子园诗吃街、开州故城文旅集聚区、水幕光影‘汉丰印秀’等多种业态,同时提供民谣酒吧、湖畔露营、听湖煮茶、画舫漫游、听曲品茗、摄影写生等多元化选择,让游客得以尽享慢生活。”刘晓波告诉记者。

  关键词:生态魅力

  环湖夜间经济消费规模累计达85亿元,获评“市级集聚区”

  “采访对象说话时,我们得关掉麦克风才行——附近鸟叫声太大了。”中国日报科技主编、大攀工作室负责人苑庆攀的调侃,折射出汉丰湖的独特生态魅力。

  基于汉丰湖的生态魅力,该区培育了“夜游汉丰湖”沉浸式环线游等10多个产品、滨湖美食街等3个美食文化街区。

  这一系列举措,直接推动环湖区域夜间经济消费规模累计达85亿元,并成功获评“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目前,汉丰湖旅游度假区正全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完善度假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持续丰富文旅业态,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

  (文/记者 周传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