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徐辉副教授撰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象与本征:明清巴蜀风土建筑的院落空间》正式发行。该著作系统梳理了明清时期巴蜀地区风土建筑院落空间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为读者全景式呈现“巴蜀风土建筑院落空间”知识图景。
《现象与本征:明清巴蜀风土建筑的院落空间》封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供图
全书主要分为理论建构和实证阐释两部分,第一部分立足学术史回顾巴蜀风土建筑地域文化的传承机制,从理论建构角度,论述了巴蜀风土建筑院落空间的历史地理及其演进历程。第二部分基于对巴蜀不同地理区域内风土院落的田野调查,立足于院落空间的类型学考察,论述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的平面形制类型、使用功能类型与材料构筑类型,归纳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的特色类型;立足于院落空间的文化学考察,论述地理气候环境、政治经济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综合作用下,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的地域因子调试;立足于巴蜀院落空间的发生学考察,论述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的地域构筑技术。
此外,本书从史论学的角度出发,以个案测绘调查为基础,立足于巴蜀地区物质建成环境整体,从风土院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空间形态的基本原型等方面建构“地域文化”的多元化视角。同时,尝试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比较并展现巴蜀地区风土院落空间的形态、文化、技术及艺术,阐释地域文化对巴蜀风土院落的形塑合力。论述风土院落空间发展的历史地理及其演变历程、院落空间与地域因素的相互作用,挖掘诸多因素限定下的巴蜀风土院落空间特色,以期为处于生存危机中的风土建筑遗产保护提供抢救性方案指南,为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及其文旅融合创新提供指导性理论支撑,扎实稳步推进巴蜀地区乡村全面振兴。(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