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消费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消费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8-04 12:12

  连日来,重庆的持续高温天气,并未阻挡市民与游客的消费热情。从街头巷尾的清凉美食到周边区县的避暑胜地,再到水上乐园与室内冰场的火爆场景,“清凉经济”正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冰品冷饮成“顶流”

  夜市摊位排长龙

  8月2日晚7点,重庆渝中区八一路好吃街人潮涌动。在“玫瑰冰粉”摊位前,排队顾客从柜台延伸至街角,老板王建军正以每分钟3碗的速度装填冰粉:“最近每天能卖800多碗,比去年同期涨了50%!”他指着摊位上方新装的空调外机笑道:“为保清凉效果,电费都多交了几百块。”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传统冰粉、凉糕外,泰式奶茶冰、芒果糯米饭等新式甜品也备受青睐。在观音桥北城天街,主打“液氮冰淇淋”的店铺前,市民李女士正带女儿体验:“-196℃液氮让冰淇淋瞬间凝固,孩子觉得像做科学实验,特别有趣。”店主透露,该店单日营业额已突破2万元。

  “清凉经济”同样点燃了夜间消费市场。7月31日启幕的“2025不夜南滨生活节”中,“全城吃冰计划”送出12000支冰糕。市民在长嘉汇弹子石老街、龙门浩等地标打卡即可免费领取。活动负责人介绍:“我们设置了冰雾体验、冰饮特调等互动区,让市民在38℃高温下感受清凉。”活动还推出了万份免单红包、5折爆红包等消费福利。

  另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7月,冷饮、冰粉、凉虾等传统消暑甜品订单量同比翻倍,冰咖啡、新式茶饮同样热销。家电卖场中,空调、移动空调、除湿机等品类持续走俏,节能型产品尤其受消费者青睐。

  周边避暑游火爆

  民宿一房难求

  “上周想订武隆仙女山民宿,结果连续三天都显示满房!”市民张先生无奈地说道。记者调查发现,连日来,重庆南川金佛山、重庆綦江横山、重庆江津四面山等地民宿预订量激增,部分热门民宿8月上旬的房间已全部售罄。

“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消费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7月31日,南川区金佛山景区碧潭幽谷,精彩的水上飞人表演为游客带来清凉体验。记者 李雨恒 摄

  在武隆仙女山镇,“云顶小筑”民宿老板陈红正忙着接待成都游客:“我们12间客房持续满房,客人大多住3天以上,还会去附近农家乐吃腊肉炖笋。”她指着后院新搭建的烧烤区补充道:“我们今年新增了露天KTV和篝火晚会,每晚都有客人自发组织活动。”

  避暑游直接带动周边餐饮消费。仙女山镇“翠竹人家”农家乐负责人透露,7月以来日均接待量超800人次,土鸡汤、凉拌蕨根粉等特色菜成为“必点项”。

  交通升级为区县“清凉经济”注入新动能。7月27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满月,彭水县正式纳入重庆中心城区“1小时经济圈”,为当地避暑“清凉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周末傍晚的彭水西站,市民王女士一家四口拖着行李箱登上开往摩围山景区的直通中巴:“下班出发,40分钟到彭水,换乘35分钟直达景区。”她预订的露营平台每天仅需50元,“比开空调宅家舒服,比避暑酒店划算”。

  在平均海拔1400米的摩围山景区,新开放的露营平台已供不应求。“日均接待量突破1000人次,我们正加紧新建150个露营平台。”景区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重庆高山地区已形成规模化避暑业态,全市已建成9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20个市级重点村镇,为“清凉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消费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7月30日,武隆区仙女山,游客在露营中享受高山清凉。记者 李雨恒 摄

  水上乐园花式消暑

  室内冰场成新宠

  夏日“亲水”项目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当火锅之都的“热辣灵魂”遇上亲水消夏的清凉体验,一场颠覆想象力的消费场景沸腾开场。8月2日下午,位于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水上乐园的“懒河”区域又迎来一场颠覆想象的花式消暑新场景——水中烫火锅开席!游客们围坐在水中烫起火锅游着泳,成为今夏最“清凉火热”的独特风景。

  现场,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两桌特制的“水中围炉火锅”,由景区沉浸式火锅团队特别定制的大铁盘桌面架于水中,冒着雾气的冰桶则成为了水中座椅。冰块铺洒的桌面有效降温,火锅火力全开,红油锅底翻滚沸腾,游客们一边涮烫毛肚、鸭肠等经典菜品,一边泡在水中享受清凉包裹,直呼“冰火两重天,过瘾又解暑!”

  与此同时,夏季室内场馆成为市民避暑新选择,而业态的创新与融合,正让“清凉体验”从单一消暑向多元消费场景延伸。

  “没想到在40℃的重庆,还能穿羽绒服滑雪!”在沙坪坝区融创雪世界,市民李先生带着孩子体验了单板滑雪。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融创雪世界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冷区温度恒定-5℃,设有4条不同难度的雪道及地形公园,日均接待量超3000人次。工作人员介绍:“暑期亲子游占比超60%,许多家庭将滑雪列为夏季必玩项目。”

“清凉经济”持续升温 避暑消费点燃山城夏日活力

  ▲7月12日,重庆金开爱琴海购物中心滑冰场,市民正在冰场上体验滑冰的乐趣。首席记者 龙帆 实习生 王逍杨 摄

  两江新区际华园滑雪场同样人气爆棚。除专业滑雪道外,这里还设有冰球、冰壶等趣味项目。数据显示,7月以来,际华园滑雪场周末单日入园人数突破2000人,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达35%。

  今年夏天,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竹溪河漂流正式开放。游客随波穿梭于峡谷间,可近距离感受两岸奇峰耸立、河道怪石嶙峋的原始生态之美。

  竹溪河漂流负责人刘洪伟告诉记者,漂流项目日均最高接待量达1300人次,20—30岁年轻游客占比突出,展现了户外清凉体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大吸引力。

  (文/记者 周盈 刘力 李雨恒 龙帆)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活力中国调研行|杭州西湖游人多

  • 天津:夏夜逛古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