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援外培训项目“非洲法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修班”在重庆火热开讲。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推荐、商务部主办,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承办,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支持,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执行。来自毛里求斯等9个非洲法语国家的35名非遗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山城,开启为期4天的中国文化研修之旅。活动将通过沉浸式考察体验与专业交流,共同探索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
据了解,研修班首站来到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非遗学院,中非专家围绕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创新转化与可持续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介绍了重庆非遗传承保护经验,非洲学员则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实践案例。
为推动外籍学员深度感知巴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研修班重庆站还精心策划了“8D魔幻都市”City Walk文化体验活动。学员们穿行于十八梯传统街巷与来福士现代商圈,通过品尝地道麻辣火锅、欣赏民间工艺、观赏两江交汇景观,切身感受重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魅力,深入探寻重庆非遗传承发展的深厚底蕴。
此外,研修班学员还去到涪陵开展文化考察,先后参访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816工程遗址。在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学员们透过观测窗观赏沉睡江底的千年水文石刻,感受古人治水智慧与现代科技保护的完美结合。在816工程景区,学员们走进这座深藏于大山腹地的宏伟核工业旧址,领略中国人民在特定时期的非凡创造力与奋斗精神。古今两大工程的历史对话,为学员们展现了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
活动中,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洲拥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通过研修活动搭建中非交流平台,共享保护经验,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研修班学员代表也纷纷感慨,期待未来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传承文化瑰宝。
(记者 吴礼霜 实习生 谭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