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外一科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成功为一位93岁高龄患者保住肢体,也为高龄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参考。
患者刁某某近三年来持续出现右下肢间歇性跛行症状,步行50米时即出现剧烈疼痛。今年4月,因右足第二趾修剪指甲后形成顽固性溃疡,伴随夜间静息痛影响睡眠,经下肢动脉造影确诊为:右侧髂总动脉重度狭窄(接近闭塞)、双侧股浅动脉多节段重度狭窄伴钙化斑块。
经多学科会诊评估,考虑到患者超高龄、基础病复杂等特点,最终确定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的微创治疗方案。
外一科团队决定采用右股动脉逆行穿刺技术。历时1小时完成病变血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下肢血运得到明显改善,皮温升高,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家属激动地说:“本来以为要一直坐轮椅,没想到还能重新站起来!”
据临床数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及高龄人群中的发病率达12%-20%。医师提醒,当出现步行距离进行性缩短(<200米)、足部皮温降低、趾端溃疡或夜间静息痛等症状时,需警惕血管病变可能。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下肢缺血性溃疡发展成“糖尿病足”的风险将增加3-5倍。(申敏严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