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2日,“大渡口区第三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第26届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机器人项目区级选拔赛”线下比赛在重庆市工业博物馆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以“探索·创新·挑战”为主题,吸引了全区中小学(含中职)的263支队伍、822名科技爱好者同台竞技,展现了青少年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无限潜能。
活动由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指导;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大渡口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重庆市民族实验学校和重庆工业博物馆承办;重庆市大渡口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协办;重庆市大渡口区学乐AI培优支持举办。线上线下联动举行,4月21日为线上竞赛阶段,选手们通过云端平台展开激烈角逐;4月22号线下活动在重庆工业博物馆举行,现场氛围热烈。
作为承办方,重庆市民族实验学校始终秉持“科技育人”的理念,下足功夫打造具有学校辨识度的科学教育体系。活动开幕式上,重庆市民族实验学校校长寇田介绍,学校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厚植有利于“科学家苗子”成长的土壤,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从“兴趣”走向“志趣”,在科学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培育出更多创新人才。
大渡口区技装中心负责人吴际回顾了大渡口区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成就,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期待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的多方联动,构建学-善-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形态,让更多的青少年在科技海洋中扬帆远航。
据悉,本次竞赛精心设置七大项目,涵盖机器人技术多元应用场景:A类人形机器人、B类轮式机器人、C类飞行机器人、X类机器人表演赛、创意机器人,以及ENJOY AI文明启航赛与虚拟机器人竞赛。其中,虚拟机器人竞赛采用动态地图生成机制,选手需在比赛当日登录系统后才能获知具体任务,这既考验编程基础功底,又挑战临场应变能力。
活动现场同步展出第40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渡口区预选赛精选作品,前沿科技与创意巧思交相辉映,为参会者带来沉浸式科技体验。
本次竞赛为青少年搭建起创新展示舞台,助力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认知,提升信息素养。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打造更多实践平台,推动科技深度融入校园,将持续推进科技教育普及,为重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储备青春力量。
(记者 许义丽 实习生 杨平 谭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