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重庆市委改革办通报了“2024年重庆市改革创新成果”,对全市重点领域改革和“数字重庆”建设中的改革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其中,由市文化旅游委申报的改革案例《引导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百花齐放” 推动优质文化融入高品质生活》,以及“高品质文化生活”综合场景应用两项成果入选。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围绕“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坚持线上智改与线下文改融合发展,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方面,结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通过用好社区存量资源、活化利用优质文化资源、深挖乡土文化资源、推动文商旅资源融合等举措,弥补基层短板、满足多元需求、创新发展机制,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建共享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机制灵活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通过几年努力,全市已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12个,改变了单纯按行政辖区布局设施的方式,构建了“设施匹配人群”的新机制,有效弥补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板,也有效缓解了因人口迁移造成的公共文化服务相对失衡。近5年来,全市在“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交流展示活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等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赛事活动中斩获了100余个相关奖项。
在数字重庆建设中,依托“文化·高品质文化生活”综合场景应用建设,围绕“文化资源均衡配置、服务供给精准触达、社会化潜能深度激发、政府监管提质增效”等四条路径,构建线上“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和“文化监管数智大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应用横向协同10余家市内外单位部门,纵向联动市、区县、乡镇、村社4个层级,搭建起“逛场馆、享阅读、学才艺、观演出、看电影、赏民俗、品展览、听讲座、游景区、送服务”等十大惠民智慧场景,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群众“家门口”“手指尖”。
截至目前,应用小程序“渝快文化生活”已在渝快办、支付宝上线。已归集全市1.5万余个公共文化设施、1300万余项文化产品,发布3.4万场文化活动。推出艺培项目2.2万个,公益和商业演出7400场,共享川渝图书5000万册和云课堂4000余节。完成公共文化设施安全巡查、免费开放绩效巡查2000余次,预警199条,整改率100%。
下一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将继续深化创新成果,紧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需要,重点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改革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重心下移、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数字赋能、机制创新,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送达基层,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建设文化强市夯实基础。预计到2025年底,中心城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达30%;全市新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0个以上。
(文/记者 吴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