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VS伦敦!“时空魔镜”亮屏让英伦“渝”见浪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重庆VS伦敦!“时空魔镜”亮屏让英伦“渝”见浪漫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2025-02-07 10:44

  “可以教我做一个拜年的手势吗?”

  “可以给我比一个大大的心吗?”

  “你知道‘千翻’是什么意思吗?”

  北京时间2月6日晚7点20分,伦敦时间2月6日中午11点20分,重庆和伦敦同步打开一扇“魔幻之门”,让两地的人们得以跨越山海,共贺新春。

  当天,“你好!中国—渝见英伦”(Nihao! China·Let’s Meet)2025欢乐春节中英文化交流亮屏活动在中国重庆、英国伦敦两座城市同步举行,来自两地的嘉宾分别在重庆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和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同步点亮了“时空魔镜”互动屏幕,开启了海内外“雾都”人民的新春交流活动。该活动将持续至10日,市民朋友均可前来“打卡”。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两地嘉宾分别在重庆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和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同步点亮了“互动屏幕”。记者李雨恒 摄

  重庆活动现场,一曲小提琴独奏《Hedwig’s Theme》把在场观众一下带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随后,中英两地嘉宾又通过“时空魔镜”互动问答,分享对重庆和伦敦的见解,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用一个词来推荐重庆或者伦敦,你会选择什么词呢?”

  “Awesome!”

  “可以推荐一下重庆值得游览的景点吗?”

  “首先推荐两江交汇的弹子石广场,这是2025年蛇年春节联欢晚会重庆分会场的主舞台;其次是“铜元之光”城市阳台,这里有壮丽的夜景与360度旋转立交的奇观;最后是南山火锅一条街,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火锅店——枇杷园火锅。”

  互动环节后,双语节目轮番上演。重庆小学生用英文朗诵《再别康桥》,在渝留学生合唱《龙的传人》,唢呐独奏《红旗渠上红旗扬》……不仅使夜晚的山城增添了一抹“国际色彩”,也让浓浓的2025新春年味儿传播到了大洋彼岸。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诗朗诵《再别康桥》。记者 李雨恒 摄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精彩的舞蹈表演。记者 李雨恒 摄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优美的小提琴演奏。记者 李雨恒 摄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它的全球文化价值进一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琼表示,本次活动以春节为纽带,以“时空魔镜”为载体,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英国民众和旅英华人华侨与重庆市民的实时互动,将重庆的城市文化带到英国,让伦敦民众和旅英华人华侨,能够与重庆市民同庆新岁、共享欢乐,感受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众多市民前来参与连线活动。记者 李雨恒 摄

  据了解,伦敦国王十字车站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中霍格沃兹特快列车的出发地,其第九和第十站台之间专门设置了原著中魔法车站入口“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打卡点,如今已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则位于长嘉汇购物公园内,以弹子石老街为代表,该区域汇集了大禹治水、青云桥等一系列传说典故,如今已经成为市民游客观光游览长嘉汇大景区的旅游和文化承载地。

  活动举办期间,广大市民游客可尽情体验现场设置的互动打卡装置,穿梭奇妙的“魔幻之门”。

▲2025年2月6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长嘉汇城市观景平台,市民在拍摄合影。记者 李雨恒 摄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新春照相馆、新春邮局等,市民游客可在此拍摄电子照片,通过邮筒发送明信片,将跨国界的新年问候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共享春节文化氛围。

  (文/记者 何春阳 李雨恒 周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