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筑牢汛期文物安全防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文化·旅游 > 正文

重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筑牢汛期文物安全防线

来源:重庆日报2024-07-17 12:03

  大佛穿上“防撞衣” 白鹤梁上设航标

  重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筑牢汛期文物安全防线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近日,路过重庆南滨路弹子石摩崖造像外的市民可以看到,端坐江边的“大佛”身上穿上了网状“丝衣”,这件钢铁做成的“丝衣”就像“金钟罩”一般,将“大佛”保护起来。与此同时,在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上方的江面上,一个专用的航标特别显眼,提醒来往船只避开博物馆上方水域。

  7月15日,重庆市文物局“文化·巴渝文物”数字应用统计显示,今年入汛以来,全市文物系统已开展文物安全现地巡查31878次,反馈疑似隐患和险情692条,均得到及时核查和处置。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应对汛期10余次强降雨过程、2轮大风天气过程和年度首个编号洪水,全市无文物保护单位因灾受损。

  妙招频出保护水文类文物

  江河密布的重庆,从古至今诞生了许多水文类文物,它们因水而生,如何在汛期到来之时保障这些文物的安全,重庆妙招频出。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弹子石摩崖造像。

  重庆市南岸区文管所所长胡娟说,作为临长江的第一大佛,弹子石摩崖造像具有重要的水文价值。曾经来往的船只,会通过该石刻造像来判断长江的水位。每到春夏江水上涨时佛脚便浸入水中,成为天然的长江洪水标志,由此有了“大佛洗脚、大佛洗手、大佛洗脸”的民谚,用来形容长江水位的变化。

  但是,面对汛情,“大佛”的这一特性也让它极易受到汛情影响。其中最危及“大佛”本体安全的是其在长江洪峰过境情况下易受到漂浮物撞击。

  因此,在汛期到来之前,南岸区文物部门提前组织设置警戒线,在文物前方和两侧搭建起防洪防护网,并对文物本体采取临时包裹的方式,确保其汛期安全。

  除了弹子石摩崖造像外,在我市涪陵区,还有一处世界闻名的水文类文物——白鹤梁题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保护管理处处长蒋锐说,虽然白鹤梁已经位于水下,但是为了确保往来船只不会在航行经过时侵扰到为保护水下白鹤梁专门修建的保护体,涪陵区文物部门与海事、航道部门协调,划定水下保护体禁航区,并在江面上设置专用航标,配备禁航区水域智能视频监控加以防护。

  启动“24小时布防”模式监控

  7月13日,为应对嘉陵江洪峰过境,重庆市沙坪坝区文物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和安全巡查,重点对国际广播电台土湾电力厂旧址、磁器口古建筑群、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旧址等临江滨河文物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与此同时,面对境内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多沿江分布的现状,重庆忠县文物部门联合应急管理等部门,梳理摸排文物汛情范围,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针对消落带及地势险峻的文物单位,利用无人机等设备开展巡查检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逐一建立台账,严格按照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闭环整改。

  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物部门构建起了“线下+线上”汛期文物安全监管模式,由区文物局牵头,气象、规划、应急3个部门配合,以10个镇街为主体,搭建“1+3+10”汛期文物安全应急体系,用好“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挥全区300个应急广播点位和12块户外显示屏效能,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大频次播放文物安全知识,并组织各镇街文物巡查员参加“联动·2024”渝南黔北灾害事故多跨协同应急演练。

  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区县文物部门已开启“24小时布防”模式,采用重点防护监测与全域巡防相结合的方式,筑牢汛期文物安全防线。

  多部门协作保障文物安全度汛

  据介绍,6—8月为重庆主汛期,经研判,全市极端气候事件偏多,平均降水量较往年多两成。基于主汛期气候严峻形势,市文物局在进入主汛期前,再次下发《汛期文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示》。

  在此之前,全市文物系统面对今年严峻的气候形势,及时全面动员,提早安排部署,在调查梳理出《汛期可能出现水灾风险不可移动文物统计》和《汛期可能出现地质灾害不可移动文物统计》基础上,指导区县有针对性地加强可能出现险情的130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防护,强化日常安全巡查和部门协作联动,科学运用数字监管平台,全力确保文物安全度汛。

  在进入主汛期之后,我市应急、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同研究文物安全度汛措施,建立极端天气、地质灾害、河流涨水等预警信息互通渠道,要求各区县文物部门在组织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对可能受威胁的不可移动文物积极采取围挡、加固等临时防护措施,并组织文物安全从业人员加强极端天气前后巡查。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空之眼瞰祖国——四季哈尔滨 云端瞰风景

  • “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Pioneer测试系统主要由具备高精感知和可靠通信能力的封闭试验场、支持状态数据上传与虚拟场景注入的测试车辆、具备实时孪生与动态仿真能力的云端平台三大部分构成,
2024-08-27 03:10
温室气体增加会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及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甲烷作为地球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导致的增温强度远高于二氧化碳。
2024-08-27 10:03
本次研究揭示了褪黑素通过影响PVT调控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机制,发现褪黑素可以抑制PVT神经元的活性,增加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从而有利于入眠。
2024-08-27 10:02
近年来,我国豆粕年消费量在7000万吨以上。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我国大豆产量供不足需。因此,广辟饲用蛋白来源、开发和利用优质饲草资源是改善我国饲用蛋白短缺困境的必由之路。
2024-08-27 10:00
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这是西藏首次承办“领航计划”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活动
2024-08-26 21:19
90后魏媛媛近期就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家中的保健品堆积如山,从补钙强骨到健脾养胃,父母满怀憧憬地尝试,坚信“营养补充,多多益善”,却不知对“伪健康”信息进行甄别,存在重重隐患。
2024-08-26 03:40
2023年7月,南开大学发布计划:3年建设200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着力探索高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一年过去了,南开大学在25个省区市建起乡村工作站90余个,
2024-08-26 03:40
当前国产最大无人运输机——SA750U近日从陕西靖边无人机专用测试机场起飞。
2024-08-26 09:53
8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飞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44分钟的飞行,顺利抵达稻城亚丁机场。这是正在进行的ARJ21飞机“环青藏高原”演示飞行的重要一站。
2024-08-26 03:35
在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贺信7周年之际,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发布会近日在西藏拉萨召开。会议公布了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发现。
2024-08-26 03:35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以党建引领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党支部建在科技前沿一线、建在国家重大需求一线、建在青年成长一线。
2024-08-23 03:50
系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4-08-23 03:50
宇宙诞生之初,物质和反物质的性质应该是对称的、数量应该是等量的。但现在的宇宙,却难以找到反物质。
2024-08-23 03:50
文化数字化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08-23 03:50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推动全球机器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08-23 03:50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2024-08-22 10:25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2024-08-22 10:23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2024-08-22 10:21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2024-08-22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