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打造数字重庆建设实战实用生动样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重庆> 要闻 > 正文

打造数字重庆建设实战实用生动样板

来源:重庆日报2024-01-10 09:56

  自去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同向发力协同攻坚,紧紧围绕“1361”整体构架,按照“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要求,聚焦数字重庆建设工作“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目标,边学边干、边建边用,推动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基层智治体系重塑工作全面启动,“一件事”典型应用持续涌现,形成体系推进、集中攻坚的良好态势。

  1月9日,记者走进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市规资局)下属单位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市司法局,对其在数字重庆建设中的实战实用标志性成果进行探访。

  渝中区数字化赋能

  持续提升城市智治效能

  “李子坝轨道交通站观景平台出现占道经营情况,请即时处理。”

  手机收到提示后,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工作人员立即赶往观景平台劝导商贩,现场很快恢复秩序。从视频采集到案件核实、受理立案,再到发送至工作人员手机上,全程不到5秒钟。

  这是1月9日,发生在渝中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场景。“以前类似的城市管理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人工立案和派遣,现在通过平台推送,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情况,及时到场处理。”该中心工作人员说。

  在渝中区,这样的情形并不鲜见。数字重庆建设启动以来,该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方式已经深入城市肌理——

  洪崖洞江边观景台路旁,一台全景摄像头24小时运行,路上是否有露天垃圾、游人是否安全等情况尽收眼底;

  鹅岭二厂某条道路下方,化粪池可燃气体监测传感器持续运转,气体浓度有无超过预警阈值,温度在不在可控范围内,相关数据被逐项记录;

  山城步道上,病虫害监测仪正在采集周边环境数据,不同病虫害特点、植物保护等情况持续归纳更新……

  不仅城市治理具备“智慧因子”,在服务居民方面,渝中区也蹚出一条数字化发展新路子。

  去年以来,渝中区聚焦全方位、全周期居民服务保障,提出“基本生活服务、重点人群服务、就医用药服务、特殊需求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5条数字化“跑道”。

  比如,在基本生活服务方面,渝中区通过数字化摸排居民的米、面、油等生活需求,保持充足市场供应;重点人群服务方面,关注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并进行数字化精准帮扶;就医用药服务方面,实现慢病患者随时“得药”、特殊病症患者按时“得治”、危急重病患者及时“得救”。渝中区还持续细化“子跑道”体征指标,通过区级中心分析研判,数字化、常态化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关键事,实现“惠民有感”。

  “目前全区正围绕‘6个板块’,贯通好6个市级应用、承接好10个市级应用试点、谋划建设好10个区级应用。”渝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6个板块涉及“设施运行、生产生活服务、生态景观、社会治理、应急动员、文明创建”,其中在设施运行板块,重点做好“供水一件事”“桥梁管理一件事”“隧道管理一件事”市级试点,谋划“地下管网保护一件事”;在生产生活服务板块,贯通“民呼我为”,承接“房屋租赁监管服务一件事”“学校卫生智治一件事”“养犬管理服务一件事”市级试点,谋划“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高层电梯风险防控一件事”等。

  为保障实战实效落到实处,渝中区还探索建立6项工作保障体系,形成信息归集、清单管理、首问责任等管理机制,初步梳理出涉及城市运行和治理业务事项8400多条并持续优化、整合、完善,同时陆续承接贯通市级应用,逐步上线区级应用,提升应急快响处置能力。

  近一年来,渝中区整体智治效能不断提升,全区网格员活跃率、网格任务完成率、网格事件按期办理率、重点对象关注覆盖率均接近100%,全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7.8%,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27.8%。

  接下来,渝中区将做好“四个加快提升”:加快提升区级治理中心效能,承接市级应用、谋划区级特色应用、持续提升城市运行和治理事件快响处置能力;加快提升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围绕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保障安全,提升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加快提升渝中辨识度,形成一批数字化实用实战成果;加快提升数字赋能质效,立足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建设,以“满天星”行动计划为牵引,促进产业数字化增效、数字产业化提质,助力数字重庆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多规合一”见成效

  “一张图”管控国土空间

  对于同一片地块,甲部门说是湿地、乙部门说是林地、丙部门说是产业园……以前,由于信息不对称,这类“规划打架”时有发生。

  比如,有的小区居民已入住多年,但此前周边规划的学校、医院等配套迟迟不能到位,往往就是上述“规划打架”所导致。

  类似情况,今后不会再发生了——市规资局牵头建设的“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中,包含了全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国土空间治理工具箱,以及五库融合、空间能力等内容。该系统的一大亮点是破除信息壁垒,实现全市空间资源大数据共享,让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等各类规划实现协调融合“不打架”,确保空间资源用途与边界一致形成“一张图”,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自然资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不仅是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中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功能的扩展和补充。该系统通过搭建数字重庆建设的时空服务底座,为全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六大系统和基层智治体系提供统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服务,加快数字孪生建设。

  “特别是在加强城市规划统筹方面,该系统已经发挥重要作用。”市规资局负责人表示,这一系统可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点推进城市整体规划统筹、城乡风貌统筹、规划实施统筹、转变发展方式统筹,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去年以来,市规资系统亦形成不少发展亮点。比如,基于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成果的实景地图,融合了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倾斜摄影、街景等多源数据,开展分级分类和轻量化数据治理,真实反映出全市地理地貌、基础设施等数字地图。

  市规资局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提升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的呈现能力,通过优化综合信息系统,增强驾驶舱操作能力,将驾驶舱与应用功能相结合,实现空间治理操作便利化、智能化。同时,他们还将通过与高分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单位的合作,加快建成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五库融合,为三级治理中心、六大系统和基层智治提供统一地理信息基础服务。

  搭建“123N”体系构架

  推进司法行政数字化变革

  “这是本次执法检查的结果,请按照告知单事项,尽快完成整改。”日前,一行身穿不同制服的执法人员,来到两江新区鸳鸯街道某大型网吧,对网吧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件等进行统一检查。

  与以往不同,此次是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实现调度指挥,多跨协同实施综合执法行动。

  检查前,两江新区鸳鸯街道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的“执法监管一件事”功能模块,发起“综合查一次”检查计划,得到消防、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在线响应。

  随后,各部门按照预定时间及地点集合,协同开展网吧安全现场检查,并在线一次性生成整改意见,便于网吧经营者进行集中整改,省时省事。

  数字赋能行政执法工作,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数字便利”,这是去年以来市司法局推动数字化建设的生动诠释。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他们围绕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中的数字法治系统建设,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数字化变革,重点谋划了“执法+监督”重大应用,形成“123N”体系构架——“1”是依托全市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构建1个执法监管大脑;“2”是依托“渝快办”“渝快政”两端,统一公众服务、掌上执法2个入口;“3”是监管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3个核心模块;“N”是“综合查一次”等N个功能模块。

  在行政执法领域数字应用建设方面,去年10月,市司法局建成监管检查、处罚办案两个核心模块,在全市41个镇街试点运行,并于今年元旦起在全市1031个镇街全面推广使用。目前,全市初步建成执法依据、执法事项、执法人员、执法主体4个数据库,法规规章全量导入,执法事项全上平台,1031个镇街、7911名镇街执法人员全部匹配到位。

  市司法局表示,接下来,将围绕形成基本能力目标,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司法建设,一方面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数字化变革,包括加快推进数据归集,健全完善部门数据库,抓好应用建设,推进“一件事”场景谋划;另一方面,将着力推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取得实战实效,争取在今年3月底前,建成执法监督模块系统,迭代升级监管检查、处罚办案两个模块系统,推动更多镇街“执法监管一件事”取得实战实效,在今年6月底前,结合全市机构改革方案落地,有序推动市、区两级行政执法部门入驻使用,全面贯通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支撑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实战实用案例>>>

  渝中区

  提出服务居民5条数字化“跑道”:

  ■基本生活服务 ■重点人群服务

  ■就医用药服务 ■特殊需求服务

  ■文化娱乐服务

  市规资局

  牵头建设“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

  破除信息壁垒,实现全市空间资源大数据共享,让国土规划等各类规划实现协调融合“不打架”,确保空间资源用途与边界一致形成“一张蓝图”。

  市司法局

  形成“123N”体系构架:

  “1”是依托全市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构建1个执法监管大脑;

  “2”是依托“渝快办”“渝快政”两端,统一公众服务、掌上执法2个入口;

  “3”是监管检查、处罚办案、执法监督3个核心模块;

  “N”是“综合查一次”等N个功能模块。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