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京产网络剧《花开烂漫时》打破传统视角描绘非遗故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京产网络剧《花开烂漫时》打破传统视角描绘非遗故事

来源:光明网2023-04-14 16:14

  日前,“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花开烂漫时》正在快手平台热播。京产网络剧题材多样、注重创新,《花开烂漫时》正是其突破传统网络剧形式,将时下流行的快节奏短剧形式与非遗文化传承的内核相结合,进行了一次全新尝试。该剧打破传统视角,以都市爱情为载体,描绘了青春成长故事。

京产网络剧《花开烂漫时》打破传统视角描绘非遗故事

  叙述成长·传统与现代碰撞

  《花开烂漫时》以绒花技艺的传承为主线,从绒花技艺的传承人赵正正的成长际遇,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在赵正正为宣扬绒花文化所做出的种种尝试中感受现代科技对文化宣传方式的改变。在《花开烂漫时》中,主角赵正正结合现代新潮流采取不同的手段宣扬绒花,如通过新兴的直播等方式发扬绒花技艺、与新元素结合制作出创新绒花吸引青年目光等方式,正是新媒体与老手艺的碰撞,也是传统与现代的新结合。

  融合国潮·开辟新道路

  绒花技艺繁荣于明清,衰落于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当初迫于生计放弃绒花的手艺人开始重拾传统技艺,由此传承至今。赵正正在寻找绒花工艺的改良方式时,发现了现今流行的国潮元素,随即将绒花结合现代流行的新国潮元素,让绒花走入年轻人的世界,为绒花技艺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花开不败·文化内核的传承

  绒花花开不败,保留了花朵最娇艳美丽的一刻,就此传承近千年。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般,或许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诠释表达,但其内核经过时光洗涤仍熠熠生辉,成为连接国人的纽带。《花开烂漫时》从形式上来说,以快节奏短剧形式打破传统网络剧框架,诙谐幽默的风格为剧集增添吸引力,从内容来看,都市爱情剧融入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让观众为赵正正的成长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能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让绒花技艺真正走进新时代。

  讲非遗故事不难,难的是如何讲好非遗故事。京产网络剧突破传统选择微短剧的呈现方式,以新颖的绒花技艺为题材,通过人们喜爱的网络视听语言展现传统工艺的传承与革新,宣扬正能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花开烂漫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年轻化表达,充分发挥出这一现代视听文化形式的传播价值。(马书达)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