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北京> 要闻 > 正文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来源:光明网2022-03-03 14:22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导 读

  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正式批复了《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CP02-0101-0602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以下简称《回天地区控规》)。批复指出,《回天地区控规》符合昌平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创新“四步走”“八清单”的存量地区控规编制方法,对提升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大型社区治理典范具有重要意义。

  01

  地区基本情况

  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简称“回天地区”)位于昌平区南部,南侧与海淀区、朝阳区接壤,北侧为未来科学城,是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向北部延伸的重要拓展区域,控规编制范围总用地约49平方公里,包含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霍营街道、龙泽园街道、回龙观街道、东小口镇6个镇街。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回天地区”区位示意图

  02

  规划主要内容

  《回天地区控规》将回天地区定位为充满活力、美好幸福的新家园,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服务节点。落实北京总规及昌平分区规划空间结构及空间管制要求,贯彻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强回天地区与周边城市重点地区联系,充分考虑城镇发展基础,强化一轴一廊四带多片的空间结构。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回天地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1

  强化街区底线管控

  批复指出,应强化街区底线管控,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实施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建设规模管控。《回天地区控规》刚性传导分区规划发展指标,建立指标流量池,建筑规模优先保障三大设施、轨道微中心建设及中轴线北延长线生态绿廊实施,随项目建设在时间上有序释放,在空间上精准投放、按需投放。

  2

  强化空间品质提升

  批复指出,应强化空间品质提升,落实各管控分区要求,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回天地区控规》围绕中轴线北延长线划定管控区域,细化强度高度管控要求,形成错落有致、舒朗通透的城市风貌。将东小口森林公园等现状6处公园相互串联,建设万亩奥北森林公园,构建城市通风廊道,打造回天居民城市会客厅。结合新龙泽站、霍营站等5个轨道微中心建设,加强轨道交通和城市功能一体化设计。强化楼宇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街道空间改造,注重公共空间、建筑形态、建筑色彩和街道景观,加强街区重点节点和街道两侧的纵深设计以及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精细化管控,彰显城市品质和城市活力。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奥北森林公园鸟瞰图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霍营公园实景

  3

  强化系统支撑保障

  《回天地区控规》坚持人民至上,补充民生短板,织补城市功能。紧扣“七有”“五性”,聚焦“小社区里的大民生”,重点关注学位、床位、车位等群众“急难盼愁”问题,增补奥北学校等70余公顷基础教育用地,规划实现基础医疗卫生机构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分钟可达基本全覆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统筹布局轨道交通、城市道路、自行车和步行等多层次交通系统,实现1-3公里生活圈出行以慢行交通为主,中长距离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推动雨污分流改造,完善供排水系统、区域电网、燃气管网,加强海绵调蓄,做好社区防疫工作,建立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

回天控规批复!创新示范北京城市更新地区街区控规

  规划实施成效

  03

  主要工作亮点

  1

  强化“四步走”“八清单”规划方法引导

  《回天地区控规》突出存量特征,针对存量地区特点,以街区为基本单元,创新提出体检评估找问题、多元协商问需求、整体策划配政策、制定计划推行动“四步走”“八清单”的存量控规编制方法,形成了“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存量控规实施框架。

  2

  “回天36计”引领地区针灸式渐进式更新

  《回天地区控规》用少量新增带动整合存量资源,补短板、强弱项、优功能、提质量,整体策划形成公服增补、交通改善、基础保障、品质提升、职住优化、精治共治六大策略36要点,推动回天地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批复指出,规划实施应按照“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城市更新实施框架,组合应用规划实施策略。

  3

  持续生成更新“清单”,加强动态跟踪推进

  《回天地区控规》依托基层社区治理和多元协商共治,滚动更新街区问题和资源清单、需求和愿景清单、策略和政策清单,持续生成街区更新“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动态纳入回天地区行动计划及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建立多元协商工作机制,打通居民参与、多元共治路径,保障规划实施。批复指出,规划实施应加强动态滚动更新,动态监测评估规划实施情况,变一次性工作为长期动态跟踪推进。(王丽媛)

  本内容由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昌平分局、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