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和县:小区连片改造,留住一缕乡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和县:小区连片改造,留住一缕乡愁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11-29 10:56

  “这条小巷保持着古色古香,改造老旧小区,我们本着‘留住城市记忆’的理念。”徜徉在幽长的和城沙家巷,黛瓦粉墙,古井古树,脚下清一色的青石板逶迤向前。谈起安徽和县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和县住建局副局长倪宏凯春风拂面。

  绿色理念 “双管”齐下

  今年元月开始,和县着手对涉及5000多户的供电局宿舍、河道局宿舍、交警队宿舍等3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面积33万平方米,这是老城区的五分之一。”倪宏凯介绍,这次连片改造包括雨污分流、弱电下地、屋面修缮、立面整治、道路整修、补栽绿化,新建停车位、智能安防等。他特别提到,2020年他们已先行对和城15条主干道的污水实行雨污分流,而这次,他们将老旧小区污水接入市政雨污水管网,彻底分流雨污水,保护长江碧水东流。

  老城区一些窨井,由于损坏,分布不均,一旦雨水骤降,低洼处一片汪洋,这次以城市海绵理念加以改造,就近取材,用透水混凝土改造路面,路两侧砌以透水砖,地表雨水可渗透地下,小区不再出现“水漫金山”情景。

  解决了水往下分流,他们迎难而上,将分布在小区拐角旮旯的各种入户端口以外的需要改造的供水、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专业经营的设施,交由专营单位出资改造,并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在黄甲巷,几名工人正将住户家的移动、电信、联通、安广的四线穿好埋设地下,并在方形的槽口预留位置。居民杨忠仙笑言:以前电线杆上的线像蜘蛛网一样乱七八糟,现在线路铺在地下,地上是青石板,污水接入管道,感觉好多了。

  城市记忆 保护为先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改造老旧小区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千街一面。”和县住建局副科级领导干部李子硕认为“保护城市记忆”是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一大特色。生活在和城30多年,他对和城文化如数家珍。和城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县的许多文化遗存都集中分布在和城的小街小巷。在这次连片改造中,城中的不少古井,他们不填埋不破坏,而是予以保护。沙家巷那口井栏下的石块损坏,他们用麻石修补,整体上看,与井、旧石浑然一体。为了保护古井不遭破坏,他们还向县文物局出谋划策,在余家巷一口万历丁未年间建的古井旁安装探头,让这口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井得以保护。巷子深处,准提庵门前一棵垂叶老榆树年久叶茂,他们将树基砌成石围栏,也可供游人树荫下休憩。沙家巷年代久远,古街古巷,不用沥青铺地,而是铺设小青石砖,墙裙贴蘑菇石。雪白的墙壁,黛色的檐瓦,让行者感叹光年流转,岁月静好。“恢复古巷原貌,使小巷古色古香,给人归属感。”

  红砖、木窗、灰瓦……留存在记忆中的文昌宫的门楼,30多年挥之不去,如今老旧小区改造,修旧如旧。同时因地制宜,突出文化特色,他们将文昌宫市场的老建筑重新装修一新,对围墙、挡土墙加固修缮,用防水性强的乳胶漆涂料修补面层,将倒塌隐患的围墙拆除新建,增加消防通道。而地处历阳中路两侧商业街区,为和县最为繁华的中心商业圈,“现代感的外立面出新,统一的窗框、伸缩衣架和空调外框,屋顶亮化灯带,也让这条街的夜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谈到重点体现商业圈的现代繁华的初衷,倪宏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民生为要 休闲安康

  “城市里有一口塘不容易。”李子硕一脸惊喜,因为水是城市的眸子,有水,这座城市才有灵气。在黄甲巷尽头,一块10多亩的华严塘上,水草丛生。岸边,施工方人员杨光军指着正在作业的一台挖土机,说他在这里干了5天,出垃圾、平整土地、垫片石,现在正准备整出环水人行路,再铺石子砌砖路。

  此时,冬阳朗照,眼前的药材公司、新华书店、房管局3家宿舍被照得亮晃晃的,原有围了30年的几堵遮羞墙被轰然拆毁,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共建共享这一方水土。改的是环境,聚的是人心。建造一座水上公园和休闲小广场,是这里居民迫切之所需。

  “这里背街背巷,周边垃圾堆积如山,家家的生活污水全淌到这儿,还有废弃的倒塌公厕,臭气熏天。”李子硕用“城市的卫生死角”来描述这里的脏乱差。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属,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该局顺应民意,整治环境卫生,打造水上公园和休闲小广场,调剂了绿化与停车位之间的矛盾,增设停车位和充电桩,置放健身器材,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截至目前,和县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程90%,修建改造道路59900米、地下雨污水管网50700米、外立面242000平方米,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378个、非机动车棚194座、监控260套、路灯(含楼道灯)2650盏,保护古井5口。

  “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29亿元,时间紧任务重,为此我们创新思维,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城市记忆,抓时间抢工期,挑灯夜战,力争本月底完成这项民生工程。”和县住建局局长杨福好对老旧小区改造信心满满。(常兴胜)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麦收获 颗粒归仓

  • 青春季 毕业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