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安徽和县:“云上”有朵别样的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安徽> 要闻 > 正文

安徽和县:“云上”有朵别样的云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04-12 10:59

  “同学们好!请大家报到一下。”

  “今天我们将学习《小石潭记》,同学们先收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视频。遇到重难点,就暂停、回放,并在书上圈点。”

  “看完了?”

  ……

  4月8日上午,安徽马鞍山市和县西梁山中学语文老师马云通过“云上”,给八年级(2)班的学生上课。

  受疫情影响,自3月中旬开始,全市学生不能前去学校集中上课。为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署下,和县西梁山中学第一时间开始“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让宅在家中的学生也能在“云上”学习。

  “云上教学,最让我担心的是因隔空而落空,所以我在备课时想尽办法:一是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二是结合学情和教材制作充满乡土味和春天气息的音像课件。”马云认为,“云上”不是云中教、雾里学,而是接地气、通阳光,将虚拟课堂和真实生活结合起来,针对疫情低风险区的实际,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在保证防疫的前提下,进行力所能及的实践和体验。

  趣味的“云”,鸠鸣蛙叫妙趣横生

  这次疫情恰逢春分、上巳、清明等节气(日),而学生们又刚刚学过《社戏》《安塞腰鼓》《灯笼》等反映传统文化习俗的课文,于是马云依次布置春分立蛋、上巳节采荠菜煮鸡蛋、做青团等体验型、沉浸式的民俗文化实践作业。

  学习《关关雎鸠》《蒹葭》这两首诗前,马云利用“鸣鸠拂羽树林间”“蒌蒿满地芦芽短”“青草池塘处处蛙”表现出的诗景,建议学生用手机或平板在屋前村后就近摄录鸠鸣、蛙叫,拍取蒹葭。

  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并忙碌开来。班长胡文慧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从末留意过蛙鸣。那天晚饭后,她和另一名同学一道跑到村南的水塘前,伫足静候。当草丛里响起那曾经充耳不闻的叫声时,她还不敢确认,忙问路过的一位老人,得到确认后,才屏住呼吸,蹲下,眼睛睁得老大,赶忙举起手机录音。几次回放蛙鸣后,她情不自禁地大声叫道:“哇,蛙鸣!蛙鸣!这就是‘听取蛙声一片’的蛙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从窗前那棵香樟树上传来“关关”“关关”的鸠鸣,鲁曜瑢同学将它录进平板,瞬间觉得《诗经》触手可及。她点开“钉钉”,欲传作业时,发现群里同学们关于雎鸠是不是斑鸠的讨论已呈白热化。

  陈瑶同学感触最深的是蒹葭。她说如果马老师没有布置这样的作业,这蒹葭留给自己的只是课文下的一条注释而已,而这次云作业让她知道,原来蒹葭在家乡竟是如此亲切的存在。

  不少同学上传的作业既有个性,又有创意:在立起的蛋上,有涂个笑脸的,有画朵红花的,有写“‘课’不容缓”的;在荠菜煮蛋的照片下,有写“舌尖上的文化”的,有写“文化的味道”“春天的味道”的,还有把荠菜煮蛋摆得像春意盎然的鸟巢……八(2)班有七成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起初家长们对这种“云上”课堂忧心忡忡,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听课专心、作业细心,也就渐渐放心。

  鲁曜瑢说,以前听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通过这次系列云作业,自己才真正体会到个中滋味。在“云上”听,在地上做。如此“云上”,“有趣,不累!”

  大爱的“云”,饮水思源润物无声

  “爱的教育是一本大书。”说话时,马云满含爱的目光。从教33年的他,一直把爱的教育融化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这次疫情下的“云上”也不例外。

  眼下疫霾笼罩,为了不让学生们错过校园的美丽,马云将学校盛开的海棠、初萌的梧桐、肃洁的棠梨、炽热的红继木拍成一张张、一段段精美的图片或短视频发到班级群里,引导学生神游校园、心系课堂,同时布置学生课下拍拍西梁山的春光,并题一首短诗或作简短解说。从学生踊跃的态度、持续的激情中,你可触摸到“云上”的学生对学校、对家乡的爱之萌芽。

  考虑到防疫、抗疫的特殊情况,清明节前,马云指导几名学生,以“壮丽的江山”“美丽的校园”“火热的生活”“幸福的来源”为模块,编辑了一组图文并茂的“饮水思源,致敬先烈”的清明特刊,以“云上祭扫”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而生动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清明假期,他还多次将林觉民《与妻书》的短视频推送在班级群里,引导这些十三四岁的少年抚今追昔,走近先烈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云上”的图文与视频,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他们纷纷留言:又是一年清明至,缅怀先烈致敬……

  “云上”这些爱的教育,对马云来说,不只是做一下子做一阵子,而是一直做下去。在他的家里,有他自学生时代就开始收藏的《江姐》《渡江侦察记》《董存瑞》《山村巨变》等红色连环画。马云说他经常将这些拍成ppt指导学生看小人书,锤炼语言文字,班上不少学生因此也爱上这些红色经典。而这些文质兼美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提升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先烈、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这,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促进了学生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诗意的“云”,荠菜缀露春风十里

  心中有爱,方能“云上”有诗。马云说,自3月中旬至今,“云上”没有出现学生学习资料落在学校的情况。这不禁让他想起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那时他代课毕业班,又兼班主任。因为还没开学,学生都困在家里,中考进入倒计时,疫情何时了又未可知。为不耽误学生复习迎考,他戴上口罩,毅然决定将中考资料装进厚纸箱,用电瓶车载着逐村逐户送到每位学生手里。

  马云说,“云上”一周5节八年级语文课和2节七年级政治课,算不上苦和累。他最高兴的是晚上十点多钟,还有学生提问。疫情下的“云上”,师生间的精彩互动,让人触摸到一种师者的大爱。

  疫情未了,且乐“云上”,不是吗?当听到学生去地里认荠菜、拔荠菜时,他立即追问菜根上沾有泥巴吗?叶上可缀露水?得到肯定回答后,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微笑中氤氲出春天的诗意,恰似春风十里,百亩花田。

  马云的“云上”,让人看到一朵别样的云。(常兴胜)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