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袖珍”村医付金茹:
我淋过雨
就想为乡亲们撑把伞
假如命运在你的生命之初,就给你的身体划下一道不可磨灭的残缺,你将会如何书写接下来的人生?关于这个问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盖顶村的乡村医生付金茹,用27年的时间,为我们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坚定且动人的答案。
扎根乡村工作27年
她全力以赴
付金茹今年48岁,扎根乡村工作已经整整27年。和其他乡医不同的是,她自小便患有身体残疾,由于当年医疗水平有限、医疗意识不强,以及家庭贫困,父母没有条件为她矫正,导致她的身高只有1.4米。但从医的这颗种子,却在幼年的她一次次遭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中悄然生根发芽。“医生”二字,成了付金茹崇拜又向往的名词。
拎着小药箱出门诊治的付金茹
她崇拜医生,崇拜他们能够救死扶伤,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有疾病征兆的孩子们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为身边同样遭受病痛的乡亲们驱散阴霾。回忆起梦想之始,付金茹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把伞。”高中毕业时,在人生的三岔路口,付金茹心头萦绕多年的那个名词终于成为了选择项。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坚定地踏入卫校,开始系统性学习医疗知识,也正式开启了这段艰辛的逐梦之旅。
陪伴了付金茹27年的小药箱
1997年,顺利从卫校毕业后,付金茹义无反顾地选择返乡开办村级卫生室,为最基层的群众医治病痛。27年的漫长时光里,她从农村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做起,从不怠慢,精心为患者诊治。全身心投注在乡村工作中的她,不但从未停止过为患者服务的脚步,更没有放弃过对医学高峰的攀登。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乡医并不需要太艰深的学术研究,包括她的同行都曾劝过她:“我们干乡医的水平够用就行,你咋还学那么辛苦?也不能给你多加工资。”但付金茹始终把“学无止境”四个字记在心间,认为只有不断充实知识库,习得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
付金茹从医至今考下来的证书
2015年,在边工作边读书的情况下,付金茹依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证。对于身患残疾的她来说能取得这个成果,其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这张资格证并没有让她止步不前,而是继续学习、沉淀。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付金茹在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规培一年,并取得了合格证书,成为一名全科临床助理医师。直到现在,付金茹依旧为考上执业医师而努力着。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付金茹努力精进医术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地治病救人。
做好“乡村守望者”
她矢志不渝
接电话、记录需要备好的药品、整理药箱、出门,这就是付金茹27年来每天都在重复的日常。在谈及这些年的乡医工作时,付金茹对自己从医之路上付诸的辛苦和汗水显得有几分轻描淡写。
付金茹为村民备药
开办村级卫生室之初,付金茹只能拎着小药箱步行几十分钟到患者家里看病,丈夫李雪元心疼她奔波太辛苦,便每天骑车载着她上班。彼时村里通信不发达,常常是还没等她从外面回来坐稳吃口饭,就又有乡亲登门看病。直到家里的条件好了一些,付金茹才买了一台小车,由丈夫李雪元负责全权接送。再后来,为了不耽误出诊,付金茹抽出时间考下驾照,将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交给丈夫,自己专心出诊。五年时间里,尽管每天只是在村范围内奔波,那辆小小的奇瑞QQ也整整跑了十几万公里。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付金茹的电话、微信消息就没停过,求医问诊的、拿药的、咨询的……付金茹多次饱含歉意地打断采访,转头一一耐心为各位患者解答,并及时安排好出诊时间。
付金茹微信里的2009位好友
付金茹手机里有2009个微信好友,基本都是她诊治过的病人或病人家属。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赖。年轻人多半都在城里打工,村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不管办理什么手续,哪怕是涉及到钱的事,有什么搞不懂的,村民们都直接找付金茹帮忙。
付金茹为村民周昕然诊治
接完村民孙玉兰老人的电话,付金茹直接驱车来到她家小院,为她和孙女周昕然安排输液,并将注意事项一一嘱咐给留在家中的另一位老人。“今天是我输液的第六天,身体明显感觉恢复了不少,付医生的医术我们十里八乡都信得过的!”孙玉兰老人毫不吝惜对付金茹的赞美。
付金茹为杨淑兰老人做日常回访
诊治好这一户,付金茹步履不停地赶往下一户人家。今年74岁的杨淑兰是高血压、心脏病和眩晕症患者,家中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付金茹作为她的主治大夫,在为她治病的同时,还经常到她家里回访,顺便关照她的日常生活。老太太每次见到付金茹都格外高兴:“金茹看病认真负责,人也和气,常耐心地为我讲解我弄不懂的事情,跟我亲闺女一样!”杨淑兰握着付金茹的手,念叨着这些年付金茹对她的照顾。在她看来,付金茹俨然是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付金茹就已经给三户人家登门看诊,下午的时段也早已安排的满满当当。但她似乎感觉不到疲惫,眼睛依旧亮亮的,浑身充满了精气神。“从医27年,我从来不曾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反而越干越有劲儿!”付金茹笑呵呵地说道。
“曾经村里有一个孕妇过了预产期还无知无觉的,还好我及时发现为她做了检查,见情况不对直接送去了医院。那次真是好险啊,如果再晚去一会儿孩子就没了。”付金茹对“乡医”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在这许许多多次于生命危急时刻拉人一把的经历中越积越深厚。
付金茹为村民录入信息
由于付金茹医术精湛,十几年来一直有大医院陆续向她抛来橄榄枝,但无一例外都被付金茹拒绝了。“我没有办法离开我的乡亲们,我知道他们离不开我,我也同样离不开他们。而且我也曾经深刻地体验过生活的不容易,不是说淋过雨的人也想为别人撑把伞嘛,如今我自己有伞了,就想为乡亲们也撑一把,我愿意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小村守望者。”说这话时,付金茹温柔地看着手里的名册,眼里似有千言万语。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袖珍”村医付金茹用脚步丈量着这方土地,用医术与医德守护着每一位父老乡亲。
“夫医者之善恒,惟生命不可辜”。乡亲们把对她的敬爱与尊重融进了举手投足间、融进了热切的眼神里,她把自己的仁爱绘进了盖顶村的阡陌中、表达在了叮嘱里。
作者/石若冰 斯琴塔娜
视频制作/王晶晶
编辑/石若冰 校对/孙枫 一审/许红霞 二审/于露 终审/斯琴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