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医者仁心 护佑健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4-08-22 11:10

  医者仁心 护佑健康

  ——2024年“最美医生”巡礼(下)

  本报记者 白剑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勇担使命,仁心济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成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大医精诚,情暖患者

  “林大夫和蔼可亲的笑容,就像一剂良药。”这是许多患者对林丽珠的评价。

  林丽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从医三十余载,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患者10万多人,为众多家庭带来温暖和希望。

  86岁的周先生家住湖北,2010年查出滤泡性淋巴瘤,后来左侧腹股沟肿瘤复发,因受肿瘤压迫导致无法下地行走,先后辗转了多家医院。考虑到他高龄且体质虚弱,林丽珠采取了中医药“扶正固本”为主、配合减量化疗的诊疗方案,取得良好疗效。10多年来,老人一直定期找林丽珠复诊,先后写了20多封感谢信。

  曾有不少患者使用肺癌靶向药物后,出现过敏性皮炎反应。林丽珠遍阅古方,最终从《金匮要略》中寻找到“阳和汤”这一经典方剂。为了让治疗更加标准化,林丽珠团队深入探究古方成分和组方思路,研发出应对药物副反应的院内中药制剂,为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

  因为深知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所以尽最大努力保护和拯救每一个生命。林丽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用仁心仁术为患者撑起了一片生命的绿荫。

  侯新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她用心对待每一名患儿,在新生儿脑损伤和脑发育诊治领域卓有建树。

  2016年7月,侯新琳主动请缨参加“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她曾救治过一名3岁的男孩,当时,孩子上嘴唇有外伤,缝合处出血不止。她和检验科医生一起分析,确诊是血友病,之后通过精准治疗,让孩子恢复了健康。这是西藏儿科首次诊断血友病。如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成为中国罕见病联盟血友病治疗中心,更多血友病患者得到规范治疗。

  援藏期间,侯新琳把工作重点放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神经伤残上。此外,她还分别从床旁振幅整合脑电图、头颅超声、脑组织氧饱和监测、纵向神经发育随访等方向,培养了4名当地的“徒弟”。针对高原缺氧环境下围产期缺氧性脑损伤发生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首次在西藏实现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脑组织氧饱和监测,并应用于临床。

  捧出一颗丹心,护佑患者成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挂牌后,侯新琳再度出征,赴宁夏工作至今,并担任该院执行院长。目前,该院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甘于清贫,淡泊名利

  李伯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退休18年来,每天义诊近10个小时,从来不收一分钱。他的诊室里,挤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患者。即便下班回家,也常常有陌生人敲门看病。

  李伯藩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学习中医。他熟读中医经典,善于总结研究,尤其是在肿瘤、泌尿结石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治了许多疑难重症患者。

  1982年夏季,当地人称为“鸡山病”(后证实为柯萨奇病毒感染)的疫情突如其来。时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的李伯藩,根据中医《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和祖辈的临床经验,给患者开出处方,经过半个月治疗,患者陆续康复出院。

  放得下名利,守得住清贫。如今,李伯藩已经84岁高龄,依然坚持出诊。医院领导“强制”安排他周一、周二休息,他坚持每周三至周日在工作室义诊。下班回家后,依然不停地处理患者的求助信息,经常忙碌到晚上10点以后。每逢休息日,他还要研究处方、整理病案。

  毛里夏里甫·哈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阿尔达乡医生。虽然退休多年,他依然经常在乡村巡诊,深受各族群众尊敬。

  毛里夏里甫毕业于新疆中医学院,毕业后主动到偏远的阔克阿尕什乡卫生院工作。他说:“很多哈萨克族牧民生病不到县里医治,我熟悉牧区情况,可以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从此,在广袤的草原上,在起伏的丘陵中,无论春夏秋冬,总能看到一个人骑着一匹枣红马、背着一个药箱,颠簸前行。这一走,就是40个春秋。

  1992年,毛里夏里甫来到阿尔达乡卫生院工作。当时乡里条件非常艰苦,仅用一间废弃的库房就组建了卫生院。面对这种状况,他和同事们利用休息时间,打土块、砌土墙,将库房隔成了几个房间,设立了药房、治疗室、门诊、医生办公室。

  在阿尔达乡,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在外,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毛里夏里甫经常捐款捐物。他说:“我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多年来,毛里夏里甫捐款50多万元,先后帮助446名辍学孩子重返学校,资助36名家境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照护老人,无怨无悔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支支老年护理团队遍布城乡,守护着最美“夕阳红”。有的在医疗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有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提供日间和居家护理,有的在养老机构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有的为终末期老年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他们通过专业的护理技能和细心的关怀照料,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差异化的护理服务需求,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白姣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她带领糖尿病足整合门诊团队,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精细化的诊疗服务,建立了老年糖尿病足整体护理服务模式。

  糖尿病足患者常有皮肤开裂增厚、趾甲畸形、真菌感染等情况,清洁护理难度很大。为此,白姣姣研发了一款智能超声雾化清洗装置,设计了可调节喷嘴,将清洗液以不同的射流方向和形态,全方位冲洗足部,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她还带领团队开发了系列足病护理器具,从“评估盘、分离勺”到“修剪钳、护理椅”等,解决了疑难趾甲护理问题,有效减缓了糖尿病足病的恶化。

  白姣姣还带领团队围绕老年患者足底压力变化的特点,分析步态数据,精确识别异常步态,为每一位患者制定精准的减压护理方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足底压力,降低了足溃疡复发率。

  刘荣荣,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阳光养护院护理部主任。她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护老人,待老人如亲人,让老人及家人放心、安心。

  阳光养护院是一所收治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其中有不少精神疾病患者。3年前,刘荣荣正在给一名住院老人换衣服,谁知疾病发作的老人狠狠地咬住了她的手,其中一个手指血肉模糊、几乎断裂。在县医院缝合了3个多小时,医生才为刘荣荣保住了即将断离的指端。然而,她很快就回到了工作岗位,继续照护老人。

  2013年,刘荣荣加入无棣县桃源社工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年她都会去敬老院和乡镇社区,免费为群众检查身体、料理家务、康复辅导等。她还经常到贫困老年人家中,给他们理发、做饭……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老年服务队伍。

  邓宝凤,北京老年医院护理部主任。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她和团队确立了护理目标:“延缓衰老及恶化,增强自我照顾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支持临终患者保持其舒适及尊严。”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她将个案管理模式引入护理工作中。结合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需求,以适宜的方式提供健康指导。

  2019年,邓宝凤组建了“老年综合评估工作室”,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综合评估服务,全方位治疗老年人的共病。她还经常到养老机构开展老年人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