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级难度的“新疆三峡”,造福了流域240万百姓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世界级难度的“新疆三峡”,造福了流域240万百姓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4-08-19 13:19

  远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从大坝上俯瞰泄洪。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沿着塔莎古道,在喀喇昆仑山河谷叶尔羌河的上游,矗立着新疆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

  这座高达164.8米,被业界誉为“新疆三峡”的巍峨大坝,拥有“大智慧”,不仅驯服了奔腾的叶尔羌河,让下游农牧民告别了千年水患和流域春旱缺水的问题,更极大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的电力短缺,据介绍,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作为新疆最大的水利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百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国务院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

  世界级难度 从蓝图到建成历时数十载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叶尔羌河山区干流河段上,是叶尔羌流域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在保证塔里木河生态供水条件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据新疆日报消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109.86亿元,从蓝图到建成历时数十载,不仅规模大,难度也是世界级的。

  工程坝址位于克州阿克陶县的库斯拉甫乡境内,距喀什地区的莎车县约120公里,距喀什市约310公里。水库总容22.49亿m3 ,电站总装机容量755MW,属大(1)型Ⅰ等工程。它所处的昆仑山,是世界最复杂的地质环境之一,“三高一深”被总结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难题。

  何为“三高一深”?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一高为高面板堆石坝,坝高164.8米,工程大坝+可压缩覆盖层深度的总高度达258.8米,世界罕见;

  二高为高边坡,大坝右岸高边坡600—800米危岩体处理;

  三高为高地震烈度,坝址区域地震基本烈度8度,大坝抗震按9度设防;

  一深为河床覆盖层深,最厚位置厚度达94米,渗控体系建设难度世界罕见。

  莎塔古道沿路是连绵不绝的赭褐色山脉。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记者一行从泽普县沿着塔莎古道驱车数小时,终于进入昆仑山腹地,抵达依山而建的阿尔塔什水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在整个调研、设计、建造期间,困难重重。地上没路,山上没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即使有路,也因环境原始,频有翻车等事故,这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

  整个工程参建企业有上百家,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建设者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饿了吃干馕,渴了喝河水,困了睡帐篷。2021年7月18日至8月17日,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4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在世界水电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缓解南疆电力短缺 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喀喇昆仑山(突厥语义为黑色岩山)河谷叶尔羌河的上游,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年投产运营,被誉为新疆的“三峡”大坝。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叶尔羌河千年水患和流域春旱缺水的问题,极大缓解南疆四地州电力短缺状况,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大坝之上的碧蓝水库。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2021年8月17日,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极大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的电力短缺。工程设计年发电量21.8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8.31万吨,减少17.53万吨烟尘排放,使南疆人民用上更为清洁的能源。

  科技硬实力加身 大坝拥有“大智慧”

  “截至目前,阿尔塔什工程共获得国家专利23项,省部级工法9项、省级QC一等奖7项,在申专利26项。其中,叶河公司取得专利2项。”站在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顶部,望着湛蓝的水库,相关负责人骄傲的为记者讲述“新疆三峡”的科技硬实力。

  工程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可视化。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起,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委托水科院、长科院、南科院、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农大等科院院校,结合阿尔塔什工程实际,开展了直剪试验、大型荷载试验、面板混凝土抗裂研究、大坝填筑施工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等十余项科研专题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部分专题为国内创新型研究。

  其中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建设,建设期间以科技创新为立足点,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成功举办了深厚覆盖层高面板坝技术研究高层论坛;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了水规总院和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数次技术咨询会议,解决多个技术难题。

  4台机组并网发电。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信息化方面,“智慧化”也成为工程的亮眼标签,例如在施工中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无人碾压技术,工程建筑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可视化得到进一步提升,AGV小车、磁感应装置使得坝下小鱼也能坐上专属“电梯”进入坝上水库繁衍生息……

  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命脉。数千年岁月里,水资源的支撑成为新疆绿洲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为万千南疆百姓带来了丰富稳定的水资源、电力资源,更为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 成都:非遗精品展演进中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