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佛山:激活“十大传统文化” 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向全国融媒体“问计”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佛山:激活“十大传统文化” 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向全国融媒体“问计”

来源:羊城晚报2024-07-31 14:42

  7月30日至8月2日,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委网信办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4年“全国融媒体总编佛山行”举行。调研考察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家媒体及岭南广府文化专家走访体验佛山的祖庙、粤剧、功夫、陶艺、工匠、美食等优秀传统文化,向全国展示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最新“双创”成果,并听取全国媒体界和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佛山,始终都走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快车道上。

  功夫是佛山最响亮的文化名片之一 受访者供图

  顺德德云居美食 受访者供图

  万亿城市再发力 广府文化“双创”要有新作为

  “佛山这个古镇夜市,实在是太美了!”“来到佛山才知道真实的黄飞鸿经历是这样的!”“来顺德一个星期了,光是吃鱼生就停不下来,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咋办呢?”……打开互联网,佛山早已是年轻人口中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从岭南天地的古色古香到渔人码头的工业遗风,从西樵山脚到高明盈香生态园,“爆款”景点不断出炉。数据显示,2024年5月1日至5日,佛山全市仅A级景区就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亿元。

  然而,作为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网络上的“爆红”和“出圈”元素,依然只是佛山丰厚历史底蕴的“冰山一角”。而作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万亿元的岭南重镇,佛山在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的决心远不止于此。

  坐拥灿若星河的岭南文化,适度提炼,优先发展,是佛山打响文化品牌的重要战略。2024年,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激活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忠义文化等佛山“十大传统文化”,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在具体举措上,佛山将通过文化资源普查和保护传承、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型文化活动举办、创新宣传推介等举措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十大传统文化”的提出,既是对延续千年佛山文脉的一次集中提炼,也是佛山基于实际情况做大做强岭南广府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成果展现。

  “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上,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向来一马当先,作为大湾区西翼重要极点城市和广府文化的重要源流,佛山的率先探索是在文化强省工作中的主动担当。”暨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郑焕钊表示。与此同时,他也建议,无论是保育、传承还是活化,借鉴近年来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形成在地化经验非常重要。“数字敦煌的开发、长安不夜城的创意,重庆利用独特地貌发展影视产业等好做法,对佛山都有重要借鉴意义。佛山有着广府文化圈首屈一指的文化禀赋,如何能更好地实现广府文化的‘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佛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郑焕钊说。

  媒体矩阵看佛山 打造“十大传统文化”超级传播快车道

  正因如此,经数月策划,由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委网信办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2024年“全国融媒体总编佛山行”(以下简称“2024融媒行”)——佛山将借助央媒及各地权威媒体,不断提升“十大传统文化”的全国影响力。

  据悉,本次2024融媒行将以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为依托,邀请20多家国内权威媒体嘉宾对佛山展开文化调研,体验佛山传统文化的魅力。本次邀请的媒体嘉宾,既有光明日报(光明网)、中新社、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环球网等中央媒体,也有北京日报、新京报、新民晚报、东南网、湖北日报、齐鲁晚报、潇湘晨报、上游新闻、新黄河等来自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的地方权威媒体。此外,本次参与嘉宾还包括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广东省文化协会及高校专家学者,通过调研全方位为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的“双创”工作把脉。

  本次走访调研为期4天,路线包括7月31日的祖庙粤剧功夫陶艺线路,8月1日的工匠美食香云纱文化线,8月2日的龙狮文化线路。嘉宾将赴祖庙博物馆、鸿胜纪念馆、美陶湾、顺德德云居美食展示区、西樵香云纱传承基地、佛山市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等地调研原汁原味的岭南广府文化,对佛山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度了解,通过区域对比对佛山的“十大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发表独家报道,极具传播价值。

  “2024融媒行的举行,对扩大佛山传统文化的全国影响力是一次绝佳的机会。”本次参加调研的学者之一、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表示,主流媒体不仅具有权威性,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报道为城市带来正面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要用好主流媒体,需要地方政府具备媒体意识,加强策划,让各家权威媒体的传播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打造超级传播的快车道。

  群策群力促发展 他山之石助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4融媒行还将举办座谈会。座谈会上,羊城晚报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将介绍其打造的佛山文脉升级版——“镇”街之宝融媒体产品,向嘉宾展示羊城晚报通过融媒体手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战经验”,探讨如何用融媒体传播方式更好呈现传统文化本来面貌。羊城晚报还将在会上与佛山五区共同缔结“佛山传统文化传播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十大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宣传。

  听取调研嘉宾对佛山“十大传统文化”“双创”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是本次座谈会的主要任务。座谈会上,佛山市委宣传部及下属五区区委宣传部,以及多个镇街出席代表将与来自全国的媒体嘉宾、广府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激活十大传统文化,佛山如何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网红城市频频现身,对佛山文化赋能城市发展都能产生哪些启示?”“工业重镇要发展人文经济,文化赋能如何与制造业当家交相辉映?”等话题展开讨论,借力“外脑”对佛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中肯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走访调研得到多家媒体的高度重视,调研嘉宾既有“老将”也有“新人”。得益于羊城晚报2023年举办的两次融媒行活动,本次参与调研的部分媒体嘉宾对佛山的情况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不少媒体嘉宾带着思考而来。例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嘉宾曾在2023年建议佛山应该站在“历史舞台”上唱响“现代的戏”。接到本次2024融媒行邀请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即安排其文旅新闻事业中心主编参加,进一步为佛山唱好文旅大戏建言献策。潇湘晨报出席嘉宾是佛山的“老朋友”,今年,她专门两次赶赴佛山,考察佛山如何继续通过“双创”实现更多的文化“出圈”。

  “佛山是岭南广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我十分期待,能在本次调研中看看佛山近年来在文化‘双创’领域又有哪些新成果。”中新社广东分社编委、新媒体部主任程景伟表示,文化传播一直都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亿级佛山要再攀高峰,讲好佛山故事是必然选择,“希望佛山文化‘双创’能迸发出更灿烂的焰火。”(文/张闻)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 中国向中埃塞农业减贫示范村捐赠一批农业设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