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超级环线串起都市圈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跑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超级环线串起都市圈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跑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4-06-19 20:46

超级环线串起都市圈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跑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驶进苏州站

  ◎记者 宋薇萍

  朝发夕至,上海—上海虹桥G8388/9/8次“超级环线”高铁列车有条不紊地运行,“轨道上的长三角”新增一条环形“走廊”。

  在业内人士看来,立足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的开行不仅有助于密切长三角各个都市圈内部联系,也将促进都市圈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交流互动,助力长三角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文旅经济发展不断深化。

  “长三角一体化”从抽象到具体

  8小时9分钟!这是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跑一圈的时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今年6月15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局集团公司”)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正式实施。新图中,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当日上午首发,这是首条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环形高铁列车。

  据悉,此次开行的上海—上海虹桥G8388/9/8次“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全程停靠上海、南京南、合肥南、九华山、千岛湖、杭州东、上海虹桥等21座车站,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旅行时间8小时9分钟。

  从此,沪苏浙皖连成一个“圈”。上海局集团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说,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将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以及多个经济强市、著名景区(九华山、黄山、千岛湖)串联起来,不仅能发挥长三角路网优势,进一步挖掘提升铁路枢纽车站及动车组运用效率,还能把沿线主要客流点串联起来,减少部分旅客在高铁枢纽城市间换乘的麻烦,更好地满足环线覆盖城市居民日常通勤、商务出行、旅游出行的需求。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跑

  6月18日17时25分,在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跨G40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现场,经过约6个小时的连续灌注,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跨G40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主桥两个塔柱顺利封顶,大桥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之间将有一条快速新通道。

  今年以来,长三角铁路建设捷报频传,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铁路部门计划今年开通沪苏湖、宣绩、池黄、杭温、上海南至莘庄三四线、宁波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等7个项目,计划开工沪昆铁路嘉善段高架改造等4个项目,稳步推进甬舟铁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等3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预计完成基建投资超1400亿元,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上海局集团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长三角铁路拥有26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铁路营业里程超1.4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200公里。

  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交通先行推动大都市圈建设

  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今年1至5月,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超3.57亿人次,同比增长18%。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已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长三角要下更大的一盘棋。记者从多方获悉,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浮出水面,长三角14座城市将以上海为圆心,推进区域创新走廊联动发展。该规划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

  根据规划,未来,以上海为圆心、1.5小时交通距离为半径画圈,能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

  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长三角10项实事项目清单落地。其中,第一项就是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

  “无论是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的开通,还是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的组建,都标志着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有了新砝码,能够有效提升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和合作的便利性,串联起城市之间的发展,加强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联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培鑫表示。

  李培鑫认为,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串起的是长三角密集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支撑的是要素、企业与市场有效对接。其带来的商务沟通、人员流动等便利能够显著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合作,推动产业的跨区域投资合作与创新的跨区域协同联动,形成区域合力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