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2023-11-13 14:45

  导 读

  2023年11月11日下午,“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出席开幕式,市政府副秘书长徐贱云、刘圣国陪同出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京投公司董事长郝伟亚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朝阳区副区长任超代表支持单位致辞。开幕式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张亚芹主持,市级相关委办局、各区政府、一体化建设主体、规划设计单位及新闻媒体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轨道交通一体化是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随着一系列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完善,一个个站城融合项目的探索和试点,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理念与实践充分结合,为城市发展描绘蓝图,为人民出行铺就坦途。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由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和京投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市规划展览馆承办,市规划院具体策划,各区政府、项目主体及设计单位等近百家单位作为支持单位共同参与。这是北京首次以展览的形式面向公众展示轨道交通一体化工作,旨在通过广泛宣传、集思广益,实现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强化公众参与和行业共识,共谋轨道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亚芹同志向大家介绍了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充分展现我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在引领城市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换乘效率、改善出行品质等方面的优秀成果,继续推动我市轨道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张维同志表示,本次展览不仅集中展示了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优秀成果,还为各方提供了理念宣传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加快推进一批品质卓越、高效韧性、低碳绿色、数字智能的新时代轨道交通示范工程,助力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谐宜居的大国首都。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郝伟亚同志表示,京投公司深入开展站城一体化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物业经营全链条管理服务,成功打造一批一体化标杆项目,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有机融合。今后,京投公司将致力于打造“人民的轨道交通、首都的轨道交通、智慧的轨道交通、融合的轨道交通”,在服务首都发展和国家战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新征程中彰显国企担当、贡献京投力量。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任超同志表示,朝阳区委区政府根据市级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轨道交通一体化工作平台,借助轨道一体化引领组团开发、推进站城融合、提升商圈活力。下一步,朝阳区将推出更多站点一体化、站点+区间一体化的案例实践,更好服务朝阳高质量发展。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夏林茂同志总结指出,我们要坚持以轨道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优化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效益,持续完善轨道线网,持续推进站城融合,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希望各区、相关部门和单位,借助本次展览,交流工作经验、分享成功案例,更好地推动工作;也期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中来,创造更多优秀设计作品和实践案例,为首都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展览内容抢先看

  展览包含序厅、科普站台、彰显风采、齐驱并进、未来愿景、尾厅六个版块,紧扣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主题,汇集优秀作品,汇聚多方智慧,从参选的120余个建成和在建的轨道交通一体化项目中,综合考虑设计理念、展示效果、实施进度等因素,选取了6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通过图文、视频、模型、VR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了展示,使社会各界共同感受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带来的高效便捷与创新活力。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序厅版块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基本情况,千余公里的大型轨道交通网络,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正在全面开启“轨道上的城市生活”。

  科普站台版块打造了一个虚拟的地铁站台,用通俗的语言和卡通的形式展现了轨道交通一体化相关科普知识。在这里,观众可以穿越厚重历史,感受北京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可以开启闯关之门,逐步破解一体化项目历经的挑战;可以细观车内群像,了解一体化各参与方的分工职责。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彰显风采版块以“轨道+”为主题,基于16个轨道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展现一体化在综合交通、有机更新、活力共享、复合利用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观众可观看城市副中心站施工现场的实时直播,探寻轨道助力下首钢园区的复兴之路,感受未来科学城站的活力创新,体验东坝数字孪生平台的智慧管理……进一步了解近些年轨道交通一体化的突破与创新。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齐驱并进版块展示在统一的目标与原则指导下,北京各区立足于全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这个大平台,结合自身禀赋,发挥区域优势,注重文化传承,强化实践创新,全力推动轨道交通一体化的落地实施,讲好各区自己的故事。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未来愿景版块以“一批民生服务、一组政策保障、一套智慧系统、一个共创愿景”为目标,展现了轨道交通一体化今后的工作方向。为了让轨道服务更有温度,让政策保障更加有力,让智慧系统更加完善,让群众出行更舒心更放心,共同创造轨道交通一体化更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努力。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尾厅版块摆放了VR设备和站厅壁画,观众可以欣赏轨道车站内部的公共艺术,感受历史文脉,追寻空间之美。此外,展览也设置了互动环节,观众可以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投票,也可以在卷轴上绘制最美的车站,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通过一系列的互动,鼓励公众共同参与北京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拥抱城市——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展”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学术沙龙、“少年营城”等系列活动,为专家和市民提供沉浸式体验和深入沟通的机会,提升展览的公众参与度和影响力,携手开创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共同建设好“轨道上的大国首都”!

  本次展览11月12日起向公众开放,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09:00-17:00。展览位于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四层

  本内容由轨道交通规划管理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在香港举行媒体见面会

  • 世界首例墩顶双转体曲线钢桁梁斜拉桥转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2023-11-29 02:55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2023-11-29 02:55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2023-11-29 02:55
“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
2023-11-29 09:57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23-11-29 09:56
一个技术创意,从萌发到论证、技术攻关再到实际应用,需要多长时间?
2023-11-29 09:54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2023-11-28 09:31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
2023-11-28 09:30
针对电子废弃物种类变化,应及时调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现有持证资质拆解处理企业建立企业动态评估机制。
2023-11-28 09:30
我们要运用好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更好激发“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潜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11-28 05:35
11月24日至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举行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文物科技领域的新进展,这些成果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2023-11-28 05: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就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造就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3-11-28 04:20
”近年来,随着科普传播平台越来越丰富,为了贴近更多的年轻人,刘嘉麒把科普阵地搬上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卸任中国科技馆馆长职务后,王渝生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一员,应邀为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
2023-11-27 09:4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11-27 09:33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时期。国家卫健委2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冬季呼吸道疾病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2023-11-27 09:32
近日,中宣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旨在破解制约文物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补强文物科技短板,支撑引领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3-11-27 09:32
粮食安全,不只与广袤田野上的劳作和丰收有关,还与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密不可分。
2023-11-27 09:31
谢明明说,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科技馆除将日常工作表现纳入考核外,还想方设法为科普辅导员创造成长条件。”孟永祥介绍,在继续做好“馆校合作”同时,还希望进一步做好校内、校外资源的融合衔接,激发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潜力。
2023-11-24 10:08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这让匡廷云对农业研究产生了兴趣……  1952年,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匡廷云毅然选择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农业化学系。投身科学事业六十余载,匡廷云始终用热爱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并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2023-11-24 10:06
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3-11-24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