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秦大地,创新正激扬——陕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纪实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三秦大地,创新正激扬——陕西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纪实

来源:科技日报2023-09-15 10:03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付丽丽 侯 萌 孙明源

  史俊斌 何沛苁

  这是一片创业的沃土,这是一片创新的高地。

  九月的三秦大地,秋高气爽,风物宜人。曾经,秦人在这里变法图强,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如今,秦人的顽强、进取、变革精神依然在延续。

  “秦创原”——陕西搭建的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设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和西咸新区,这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名字,为这片文化厚土增添了新的内涵。

  9月5日起,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深入西安、汉中、宝鸡、延安、咸阳、榆林等地,走进工厂、车间、园区、村头,全方位感受八百里秦川的磅礴气势和创新活力。

  “三项改革”:将创新优势变为发展胜势

  一“眼”识别毫米级病害、为交通拥堵实时“诊断开方”、精确追踪渣土车……在西安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记者看到,算力赋能千行百业,西安在人工智能领域正加速“超车”。

  智算中心首席运营官张云鹏介绍,智算中心是西部首个、全国第二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目前可提供人工智能算力300P,每秒可进行30亿亿次半精度浮点计算,相当于150万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算,24小时内可处理数十亿张图像、数千万人DNA、10年左右自动驾驶的数据量。

  “没有智算中心,我们也不会创业成功。”陕西元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斌说。李卫斌的另一重身份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依托智算中心,他走出实验室,开始了创业之路。

  “原来绘一张图需要十几天,现在借助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只需要几小时就能完成。”李卫斌介绍,其公司的拳头产品、全球首个雷达遥感预训练大模型“秦岭·西电遥感脑”已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

  谈及创业,李卫斌坦言:“当初也不是没有顾虑,真正让我下定决心的还是‘三项改革’的出台。”

  2022年,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陕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即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当年3月,“秦创原”携“三项改革”走进高校,一大批高校老师纷纷行动起来。

  “‘三项改革’消除了大家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罗剑说。2021年11月,罗剑向学校提出科技成果产业化意愿后,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2022年2月,罗剑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11月,依托团队科研成果建设的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外对该类产品近30年的垄断。

  改革点亮了高校老师的创业梦想。数据显示,陕西全省75所高校院所实施改革试点,超2000名高校老师在总窗口创业,3.8万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实施转化。

  “‘三项改革’激发活力,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名利双收,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人才大省的创新优势正在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说。

  科技经纪人:将科研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厂房需达到14米层高、距离水源需3公里以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黄廷林的一款新型水处理设备项目在落地转化时遇到诸多硬性条件制约,团队为此颇为困扰。

  科技经纪人吴军军及时介入,多次协商洽谈匹配合适场地,为科研团队争取到房租减免等“政策礼包”,难题迎刃而解。“最终,项目落地‘秦创原’,从签约到投产运营,不到两个月。”吴军军说。

  在“秦创原”,活跃着一支精干的科技经纪人队伍。他们用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并通过项目招引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高效融合。

  “我们负责牵线搭桥,让技术端与市场端精准对接。”入行两年多,吴军军已促成华中数控西部中心等十几个重点项目落地。

  8月15日,“秦创原”院士科技成果产业化暨陕西首台套氢燃料电池堆产品发布会召开。氢燃料电池堆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件,维系着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输出过程。

  该产品由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联合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单堆功率最高可达82.3千瓦,体积功率密度达3.58千瓦/升,具有稳定、高效、清洁、零碳等特点。

  “如果没有科技经纪人穿针引线,这个项目不会这么快就成功。”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孙剑说,当时公司转型,要做大功率燃料电池,提出科研需求后,经纪人迅速联系到陶院士团队,双方一拍即合,从开始见面到最后项目落地仅用了17天。

  不仅是总窗口,“秦创原”也辐射三秦。在宝鸡,“秦创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在商洛,西安·商洛飞地孵化器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涵盖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等领域。

  在安康,“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启用,积极探索“居住在西安,孵化在‘秦创原’,转化在安康”的工作模式,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安康所用。

  原上风正劲。两年多来,在“秦创原”带动下,一大批科技企业拔节生长。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3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去年同比增长40%、突破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万家,数量翻了一番。当初的星星之火已然形成燎原之势。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