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悄然兴起的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悄然兴起的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04-17 08:21

  原标题: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住的地方都比较远。为了方便王大爷去医院看病,李春请了王山来给父亲当“陪诊师”。

  陪诊师挣的是辛苦钱

  “我以前开出租,每周三次陪母亲来医院做透析,母亲去世之后,我发现很多来医院看病的老年人都需要帮助。而我对医院上上下下都很熟悉,就干起了陪诊。”陪诊师王山是80后,他说,李春爸爸这一单他接了已经有两年半。早上6点准时开车到王大爷家楼下,家人用轮椅把王大爷推下来,接下来就是王山的工作了。他把王大爷载到医院,停好车,拿出轮椅,把王大爷从车里扶出来坐到轮椅上。到了门诊大厅,王山拿着王大爷的证件帮忙挂号,然后把他推到透析室,再去取药。透析过程王山全程陪伴,如果有血液铁元素含量等化验项目,他会及时去取化验单。半天的透析结束后,他再从医院把王大爷送回家中。

  “这一套下来得半天的时间,收费是180元。挂号10元,盯透析50元,接送一个来回120元。每周风雨无阻,挣的可以说是辛苦钱。”王山告诉记者,他没有和陪诊平台合作,都是靠朋友介绍,手里还有几个“长期客户”,基本都是需要做透析的老年病人。

  北京的张静在怀孕期间曾请过一位陪诊师,与王大爷不同,她是通过一家名为“人人陪诊”的陪诊平台,找到了好评度高的陪诊师王姐。王姐为人热情、性格开朗,很喜欢做陪诊师这份工作。张静怀孕时,需要定期预约挂号、看门诊、做各种检查、取药。张静行动不方便,陪诊师王姐帮忙解决了不少难题。“有一次,我有点腿疼,自己也没有在意,王姐还是坚持在面诊的时候和医生沟通。医生开了单子检查,发现我除了缺钙,还有轻微的下肢静脉血栓,需要治疗和静养。”张静说,“我至今都对王姐心存感恩。”

  人人陪诊的创始人谢佰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陪诊师除了热情以外,还需要有必要的职业技能。”他介绍,对平台的自营团队人员,会统一要求进行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和美国AHA心脏协会官方急救技能培训,以保证在发生危急情况的第一时间,对人员采取急救措施,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安全。

  专业的陪诊师可以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上海红毫陪诊的创始人孙延毫是一名陪诊师,在他看来,专业的陪诊师要能够帮助患者花小钱解决大问题,“这才能体现陪诊的专业度。”

  上海市民史大爷右侧脸颊疼了3个月,吃东西也不敢用力。去过医院,医生告诉他,这是老年问题,不好治疗。老人就放弃了治疗的念头,一直忍着疼痛用左侧牙齿吃东西。不想,左边的牙齿也突然开始疼痛,女儿帮他找到陪诊师孙延毫。团队初步分析,老人右侧脸是咬合关节的问题,并帮老人找到最适合看这个病的医院。

  “上海的医院分科很细,比如口腔综合科、口腔种植牙科、口腔外科等,经分析史大爷右侧脸的问题属于口腔颌面问题,我最后推荐老人到上海口腔方面非常有名的一家医院康复医学科去看右侧脸的不适。”孙延毫说,他过去是上海某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在陪诊的过程中更具有专业性。

  到了医院后,在康复医学科咬合关节的专科门诊,医生通过判断,推荐老人拍了核磁,确定通过康复理疗和营养关节神经的组合方式进行治疗。后来,陪诊团队又帮老人预约了一家私立口腔门诊部,将左侧的一颗坏牙拔除。经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史大爷的咀嚼功能完全恢复了。史大爷说:“遇到这么专业的陪诊团队真是非常幸运,在做了3次理疗后,困扰我很长时间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现在能够正常吃东西了。”

  “老人要拔牙,我们没有推荐他去三甲医院花重金挂专家号,而是帮他找到一个家门口的私立口腔门诊部,价格合理,离家也近,快速解决了问题。” 孙延毫说,“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家庭的健康管家,而不只是帮患者跑跑腿、拿拿药。只要患者有健康问题,第一个就能想到还有陪诊师的帮助,这就是我的追求,所以我们的陪诊员全部具备医疗背景。”

  孙延毫还记得,一位癌症患者术后在没有预约到门诊的情况下,从外地赶到上海,一大早就等在医生的诊室外,想请医生加个号。无奈的是,医生上午的初诊患者已经预约满了,无法再加号。正巧,医生下午有线上门诊,告知患者可以预约线上问诊。

  线上门诊如何预约?在哪里预约?目前还能不能约上?预约好了在哪里看?这一系列问题让患者及家属手足无措,急得在医院团团转。

  “患者是癌症术后,生怕差几天看诊会耽误后续治疗。在焦急和无奈中,患者通过陪诊平台联系到了我,电话中我能听得出他语气中的那份焦急和无助。”孙延毫说。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孙延毫和团队快速作出了分析。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并在线上帮对方成功进行了专家预约,叮嘱患者在宾馆耐心等待问诊时间即可,线上问诊就如同微信聊天一样,不在医院进行,而是在网上完成。

  在孙延毫看来,做陪诊师是“很快乐的事儿”,专业的陪诊师不仅可以帮患者节约就诊时间,还可以大大降低就医成本,让患者安心、放心、省心,从而成为患者家庭的健康管家。

  “陪诊师”应纳入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和范围

  淘宝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有2.6万人次通过淘宝搜索“陪诊”。据不完全统计,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提供陪诊服务的店铺超过500家,生意好的店铺月销达上千单。

  目前陪诊师收费没有国家统一标准,业内尚未形成普遍遵守的行业“规则”。记者注意到,陪同问诊、代开药取药、代跑医院……在一些陪诊小程序上,根据陪诊服务内容的差异,按次收费,价格从58元至999元不等。

  尽管陪诊师的出现,解决了部分就医人群面临的困难,但在收费、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尚存在行业规范缺位的问题。同时,陪诊师的工作涉及患者生命健康权和隐私权,对于陪诊师和顾客双方而言,无论是维权还是赔偿,都是难题。

  谢佰霖说,他所在的机构推出“信息扁平化”生态模式,出发点是为了降低百姓的服务支出成本,平台通过“0抽佣”提高陪诊师收入,通过区块链司法存证系统明确服务双方主体责任,履行陪诊平台三方居间服务责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原主任医生、现在在一家机构担任健康管理专家的贺琳建议,政府部门应将“陪诊师”纳入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和范围,并针对行业特点逐步制定并完善从业资格、入职标准、职业培训等级划分标准、陪诊服务行业规范等。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搭建正规平台,实现患者、陪诊师与医疗机构的有效连通,让供需双方都安心,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她提示,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和陪诊师应就就诊时间、就诊科室、服务时长、服务明细、服务费用等签署相关服务合同,并对就诊前后需沟通的特殊需求或其他事项等进行约定。同时,应避免提供除就诊所需内容之外的其他敏感信息,对医生处方之外的药品或保健品,应仔细甄别后决定是否购买。(记者 李桂杰)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