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互联网,把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互联网,把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

来源:人民日报2023-04-14 14:03

  在南京,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就医方式悄悄改变——

  互联网,把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③)

  本报记者 姚雪青

  核心阅读

  在南京,“互联网+”正改变着群众的就医方式:远程会诊将大医院专家“请进”社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智慧中医云平台可辅助诊疗,为医生看病开方提供参考;“互联网+护理”让行动不便的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预约上门护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手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

  “你起初是什么症状?晕厥前有哪些诱因?”屏幕那头,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蕾一边仔细观察患者陈少和的面容、神态、语速,一边在线查看心电图和心电超声的检查结果,听到对方说“不记得了”,她果断提出,抓紧再查两项心损指标:肌钙蛋白和脑钠肽。

  屏幕这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周霞立即安排患者做检查。一刻钟后,检查结果就传回了远程会诊平台。

  这是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让群众就近看病、放心看病的一个场景。

  远程会诊预约转诊

  基层看病更加高效

  早上7点半,陈少和来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陈少和介绍,前一天夜里2点多,自己突发胸闷晕厥,苏醒以后感到已经缓过来了。等到天亮,家人不放心,将他送到医院来检查。

  周霞为他检查了心电图和心电超声,显示有心肌缺血,但没有心梗的典型心电波形。“患者58岁,有吸烟史,首先考虑的是一过性急性冠脉痉挛,不排除心梗。”周霞初步判断。

  周霞领着患者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会诊室”,在系统里呼叫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早在2013年,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栖霞区政府进行合作,作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该中心与省人民医院也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

  很快,周蕾医生在屏幕那头“上线”了。通过问诊,经验丰富的周蕾同样怀疑患者病症由心梗引起,提出增加两项检验项目。很快,快检结果在后台传回现场,显示肌钙蛋白异常增高,她判断可能是急性心梗。为了进一步明确心梗程度,周蕾通过“绿色通道”预约了省人民医院介入科的心脏造影,陈少和不用再次挂号就完成了转诊。

  “上午11点多,造影结果出来了:右冠脉中端狭窄50%、远端狭窄80%,心梗不算严重,当天入院球囊扩张治疗,3天以后出院,然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凝治疗1年。”周霞告诉记者,后续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还将通过远程会诊进行跟踪。

  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慧华介绍,该中心地处城郊接合部,辐射居民10万人,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治为主,全科医生遇到诊断不明确或者反复治疗效果不明显等情况时,通过远程会诊、预约转诊、互联网复诊,相当于把大医院专家“请到”家门口。目前,南京已完成远程医学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监测、远程临检诊断及远程病理诊断5个系统建设。除了接入大部分的公立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已覆盖全市12个区1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系统均依托三甲医院为主业务中心,实现区域内接入机构业务流转、远程会诊等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获得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智慧辅助在线审方

  医生诊疗更加科学

  “医生,我有甲状腺结节,最近甲状腺一直肿大,想来调理一下。”面对56岁的患者朱有兴期待的眼神,江宁区淳化街道方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徐恒新感觉有点犯难。

  他擅长治疗颈椎病、腰腿痛,而看甲状腺的患者,工作10年两只手都数得过来,难免没有把握。以前,他只能建议患者到大医院看病,但现在,他有了“好帮手”,决定一试。

  徐恒新为朱有兴把了脉,看了舌苔,又轻触患处,点开电脑上的“江宁区智慧中医云平台”,勾选好患者年龄、性别,填写好主诉。云平台先不忙着诊断患者,而是对医生的诊断进行“诊断”。在新生成的“智慧症状推荐”一栏,它向徐恒新提示了8个主症关键词和9个兼症关键词,包括有没有颈前结节、颈前肿块、是否急躁、脉沉等。于是,徐恒新又向朱有兴补充问诊。

  不到两秒,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个在徐恒新看来是“教科书级别”的近300字的诊断要点。他仔细检查,符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补充症状。

  云平台开始辅助施治了:给出教材诊疗经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指南诊疗经验3种诊疗经验供选择。“指南诊疗经验的推荐指数最高,达73%,出处是《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徐恒新点开推荐的处方,共有11味药。奇怪的是,有4种标了黄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备齐所有药品,也缺乏人力专门煎药,由江宁区中医院统一配药、代煎。标黄的药没有库存,可以使用系统推荐的其它药品替换。”徐恒新调整处方的同时,系统会根据配伍禁忌等既定规则进行智能处方审核,实时提醒医生修改有问题的处方。值得一提的是,云平台连通着江宁区中医院的智慧云药房,值班药师收到药方后,对剂量、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二次人工审方,如有疑问,会给徐恒新回电指导,如果认可,就会签字留痕。

  江宁区卫健委办公室副主任陶俊林介绍,江宁区智慧中医云平台借助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通过市、区智慧医疗平台档案调阅、智能提醒等功能,结合汇集的病例数据、最新的用药规范、智能的推荐中医诊疗方案,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云平台覆盖全区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放临床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远程带教系统、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区域中医综合监管系统四大功能,满足中医药优质资源共享下沉的需求,以智能化手段减少了基层中药房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基层中医诊疗水平。

  数据跑路服务上门

  网约护理更加精细

  “叮——”早晨刚到岗,玄武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韩圣俊就收到一条互联网护理订单的消息提示。

  消息来自中心公号上的“互联网+护理”预约平台。订单显示,辖区一位84岁的丁大爷行动不便,需要今天下午更换导尿管,老人的女儿下了订单,请求派一位男护士前往家里。

  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主业——为不方便前往医院的患者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韩圣俊就是一名可通过互联网预约护理服务的护士。去年,他和同事们完成了200多个上门护理订单。

  “患者少迈腿,要靠数据多跑路。”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运行科科长管世俊介绍,南京市智慧医疗平台标准化采集了全市38家三级医疗机构、20家二级医疗机构和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卫生大数据,全市标准化入库可有效利用医疗卫生数据超过119亿条。基于高质量的医疗卫生大数据,南京在全市统一部署了居民健康档案浏览器。这样,患者在互联网诊疗或预约上门护理时,医护人员就可通过“浏览器”调阅患者电子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患者诊疗、用药等信息,不仅为精准医疗、上门护理提供决策参考,也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丁大爷,这几天身体好吗?”按照预定好的时间,韩圣俊来到丁大爷家里,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在线填好25项评估量表,包括自理情况、药物过敏史等。工作期间,韩圣俊佩戴着记录仪,打卡定位、记录时间、拍摄照片。“对医疗行为的全程在线监管,不仅提醒我们要规范服务,也降低了网约护士的执业风险。”韩圣俊说。

  “在南京,‘互联网+’正改变着群众的就医模式:窗口排队挂号缴费的少了,患者带着厚厚病历资料、放射片子就诊的现象基本消失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动动手指就可以跨院调阅电子健康档案,精准的互联网护理、互联网诊疗等服务正不断普及。”管世俊介绍,目前南京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54万份,年调阅档案数量超376万人次,在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