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重庆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4-07 10:17

  原标题:重庆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为老人助餐助医 让老人省心省力(便民生活圈 提升幸福度③)

  核心阅读

  利用大数据让老年人就医更安心、开设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吃饭更省心、尽责服务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近年来,重庆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各类基本服务。

  连接助医热线,刘光良老人再也不担心自己独居时摔倒,只要按下手机快捷键,街道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派人急救,送往医院。

  搭上“流动助浴快车”,李爷爷再也不觉得洗澡是件麻烦事。浴缸、洗护用品、空调一应俱全,即使冬日洗澡也很舒心。

  报名街道老年大学,胡淑会老人空闲时间再也不无聊。她每周去3次,一下午满满的收获,天天笑口常开。

  …………

  在重庆,越来越多老年人正在乐享晚年,实现最美“夕阳红”。

  重庆共有常住人口3205.4万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47.36万人。为应对老龄化趋势,近年来,重庆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如毛细血管嵌入社区内部,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35项基本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291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89%,惠及150万城市老年人,覆盖21%老年群体。

  运用智慧手段

  及时救助独居老人

  夜幕降临,重庆渝中区惠源家·石油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里一片寂静。

  “嘀嘀嘀……”晚上10点,走廊里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服务台里的电脑屏同时闪烁,“苏婆婆离床超时!”中心工作人员彭杰立即拨打苏婆婆电话,可手机关机,联系不上。盯着眼前不断闪烁的报警信息,彭杰迅速打开居家智能屏幕,只见苏婆婆瘫坐在沙发上。

  “苏婆婆,需要帮助吗?”彭杰对着屏幕问,只见对方虚弱地点了下头。彭杰赶紧赶往苏婆婆家中,见其满头大汗、喘着粗气,彭杰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救助速度如此快,得益于渝中区建设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作为老城区,渝中区60岁以上常住人口有11.6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19.76%。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就医需求,苏婆婆就是其中一位。

  苏婆婆今年72岁,家住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女儿定居国外,平时只有自己独居家里。最近,苏婆婆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方便不少。“家里安装了居家智能屏幕,床垫也是智能的,24小时监护身体状况。”苏婆婆说。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数据一头连接着养老中心的平台,另一头连接着苏婆婆女儿的手机APP。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养老服务中心会有专业的护理团队,立即上门给苏婆婆提供助医服务。

  此外,该养老服务中心紧邻一家三甲医院,并与附近多家医院建立绿色就医通道,让老年人就医有保障,养老更安心。

  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智慧养老,渝中区让数据多“跑腿”,老人更安全。

  2021年9月,大溪沟街道罗家院社区试点运行关爱独居老人数据服务。通过大数据,供电公司为独居老人用电行为“画像”,再通过实时用电数据与“画像”比对分析。一旦独居老人长时间不用电,系统将发出红色预警,提醒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上门查看。此外,渝中区还运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综合分析老人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助医等服务。

  开办长者食堂

  饭菜实惠就餐方便

  重庆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云卉路社区,6层小楼整洁明亮,绿树掩映。邬德明老人从2楼窗户探出头来,笑着喊道,“饭到了,赶紧上来。”

  上楼进屋,桌上三菜一汤,老两口开心地吃着。“再来一块红烧肉。”邬德明一边吃,一边给老伴徐世芳夹菜。

  可口的饭菜来自街道养老中心。这得益于两江新区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入养老机构,打造一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近年来,翠云街道加大对养老服务工作投入力度,以“公建民营”管理形式,在辖区各社区高标准建设4所养老服务中心(站),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2018年,百龄帮·翠云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办长者食堂,为附近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居民既可去食堂就餐,也可请工作人员送餐上门,70岁以上老人每顿饭仅需5元钱。

  以往,儿子在外地务工,徐世芳腿脚不便,还常年吃药。邬德明跑上跑下照顾,自己做饭实在力不从心。

  现在,邬德明中午去食堂吃饭,走路几分钟即到,还能顺便把晚饭也带回来,晚上加热一下就能吃。“好吃又方便,顿顿不重样,也省去了买菜洗碗的麻烦!”没了煮饭的烦恼,他更是笑口常开。

  在翠云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天有三四十位老人到食堂就餐,此外还有10多人选择送餐上门服务。

  做好助餐服务,既有养老机构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既补贴养老机构,又发动志愿者参与,减轻机构和居民负担。”翠云街道党工委书记谭于介绍,普通居民三菜一汤需要7元,但70岁以上老人和60岁以上低保、失独等老人仅需5元。同时,街道还发动志愿者加入送餐服务,减轻养老机构人员压力。

  不仅要有得吃,还要吃得好。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养老服务中心经常摸排,充分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及喜好。

  “老年人牙口不好,喜欢吃软一点,我们就让厨师炒得久一点。”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注重健康。食堂的饭菜还注意少盐低糖,让老人吃得更健康。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域,如今,两江新区多措并举,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9个,实现了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其中,9个站点可提供助餐服务,2022年累计助餐近4000人次。

  组织专业人员

  就近提供助洁服务

  “宋婆婆,我来啦,带了专门洗抽油烟机的清洁剂。”走到客厅床边,重庆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福芬笑着和宋淑君老人打招呼,凑上前去,给她看新买的清洁剂。

  宋淑君点点头,回报以笑脸。多年前,她因摔跤损伤身体。老伴聂国仲照顾她已是心力不足,家里卫生更是顾不上。儿女们也都上了岁数,平时只能偶尔过来探望。

  这可让老两口犯了难,抽油烟机油渍累积,逐渐堵塞。一次,聂国仲准备自己做个菜,油烟呛得他直咳嗽。

  李福芬接手助洁服务后,立即购买清洁剂,仔细清洗油渍,让抽油烟机好用了。

  近年来,渝北区积极建设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把养老床位搬进老人家中,由养老机构组建服务队伍,就近为老人提供助洁等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其中,主要费用由渝北区民政局补贴,居民个人仅需承担一至三成。

  根据服务协议,李福芬每周4次到宋淑君家中服务,每次不少于2小时。她不仅勤勤恳恳完成分内工作,还处处替老人着想,做了不少额外服务。厕所脏,她用盐水清洁;买菜难,她上门之前到菜市场代买;购物,她到网上货比三家,买最实惠的……

  不仅为房子做清洁,李福芬还为老人做卫生。每次上门,她帮老人梳理头发、擦洗脸部。如今,老人干净整洁,清清爽爽。

  “有了小李,再也不用担心家里乱了。”说起李福芬,聂国仲总是竖起大拇指。

  在渝北区,一大批像李福芬这样的工作人员尽心尽责,帮助老人安度晚年。在渝北区民政局负责人看来,“既要发挥人的积极性,还要完善制度,监督养老机构提高服务水平。”

  2022年7月,渝北区印发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考核办法。区民政局通过不定期抽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开展实地检查,评定考核等级,将其作为相关补贴发放的依据,督促养老机构尽心服务老年人。

  本报记者 刘新吾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