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英雄之光】江苏镇江:73年望乡路,一场跨时空的“相见”
首页> 地方频道> 要闻 > 正文

【英雄之光】江苏镇江:73年望乡路,一场跨时空的“相见”

来源:金山网2023-03-31 15:44

  金山网讯为烈士“寻亲”,帮亲人圆梦。近日,在苏桂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江苏镇江句容籍烈士张靖华的幺弟、80岁的张映奎携孙子张博闻,朝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小董革命烈士纪念碑缓缓拾级而上,这场跨越时空的“相见”,张映奎足足等了73年。

图片 1

  小董镇作为钦州革命的发源地,与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的句容相隔约1900公里。在1950年的剿匪斗争中,句容籍战士张靖华壮烈牺牲。

  一字之差,寻亲路走了73年

  2022年,广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了为烈士寻亲的公告,张靖华(碑名张靖英)也在其中。收到公告的江苏镇江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核查档案,并及时转发了寻亲信息。

  消息一经发出,便收到句容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回复:“辖区烈士名单中也有位‘张靖华’,家中有个弟弟叫张映奎。”收到消息的优抚和褒扬科科长孙维波立即要来信息,前往核实。

图片 2

  张映奎得知寻亲团来意后惊喜万分,深情讲述了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遗憾:听母亲讲,二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刚入伍时还有几封书信报平安,后来就没了音讯。“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抱着这份念想,每逢过节,母亲都要留副碗筷给二哥,直到1957年收到烈士证,才知道二哥已经牺牲。”张映奎回忆着:母亲生前,在清明前叠纸钱总念着“广西”,去世前反复叮嘱他要找到二哥的安葬地。由于当时交通、通讯等因素影响,几十年过去了,始终音讯杳无。

  “曾经,父亲的朋友到朝鲜旅游时,在革命纪念碑下看到烈士‘张靖华’,就立即联系了我们。经核实,该烈士籍贯非江苏,信息再次中断。”张博闻说,根据广西的反馈,墓碑上写的是二爷爷入伍时的另一个名字——张靖英。没想到,一字之差,全家找了73年。

  千里跋涉,亲人跨时空“相见”

  二哥张靖华参军时,张映奎才五六岁,对二哥的记忆很模糊,有生之年能去祭拜二哥是他最大的心愿。为了圆梦,句容、钦州两地相关部门携手,2023年2月27日到3月2日,圆满完成了这场跨时空“相见”。

  收到前往祭拜的通知后,80岁的张映奎拎着铲子绕着居住的小区寻找合适的“门前土”,想洒在墓前,让二哥记得“归家路”。“总想多带些东西看哥哥,不是觉得带少了,就是觉得没带对。”张映奎的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塞了3盒密封的祭品,一包叠好的纸钱被放在行李箱正中间,叠纸钱的方法是他母亲教的。

图片 3

  时光飞逝,未曾想“再见”已是阴阳两隔。3月1日上午9时许,经过1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张映奎等人来到了小董镇烈士陵园。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张映奎在二哥墓前蹲下,泪眼婆娑,一笔一划摸着墓碑上的名字,颤抖地嘴角挤出一句:“二哥,兄弟带着孙子来看你了。家中一切安好,放心吧。家里没忘记你!”三鞠躬后,张映奎抱着从墓旁徒手挖出的土,面朝东北方看着,那是家的方向。而这些土将带回家,洒在父母的公墓旁。

  苦心寻找,只为相隔久远的“团圆”

  在民族的发展图谱上,英雄是最闪亮的精神坐标。记者从句容市烈士陵园获悉,近代以来,该市登记在册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留有姓名的烈士有638名,这些烈士中,还有一部分尚未找到后人亲属。

图片 4

  白头皓首,阴阳相隔。团圆,这种寻常人家拈手可得的幸福,对这些英烈和他们的后人而言,却奢侈不可得。

  “时间不等人。”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随着对烈士尚有记忆的亲属带着眷恋和遗憾相继逝去,第三代之后的亲属寻找的动力也会减弱,再“团聚”的几率会更低。

  据悉,2021年4月以来,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启动烈士寻亲专项行动。2021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该市与浙江台州携手合作,成功为一江山岛6名句容籍烈士寻亲;今年还与江苏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取得联系,为埋葬在该市郭庄镇的烈士寻亲,已初步取得成果……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市已成功为12名句容籍烈士寻亲。(明庭舒林传胜 孙维波)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