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别生扛 是时候让秋裤上岗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别生扛 是时候让秋裤上岗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11-01 09:59

  下周将迎来立冬节气。可以想见,冷空气也将频繁“发货”,未来甚至会出现“一键入冬”的情况。灵魂拷问来了——你的秋裤穿了没有?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宣磊提醒,把秋衣秋裤穿上,是对降温起码的尊重。此外,防燥防悲也很关键。

  最低5℃以下 该穿厚秋裤

  如今已是深秋,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不宜秋冻,应穿保暖衣袜;年轻女性避免再穿船型袜和薄丝袜,以防发生足跟痛或膝关节冷痛。气血遇寒则凝,经络不通则痛,睡前热水洗脚或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寒,缓解一天疲劳。

  最低温度在10℃以下,特殊人群如痛经、风湿痹痛及阳虚体质人群可提前穿秋裤;南方寒湿环境中,体弱者和老年人在室内感觉下肢怕冷时,也需增穿秋裤。普通成人在最低气温5℃以下时建议穿厚秋裤、厚袜,避免下肢受凉影响血液回流,不利机体维护基础生理状态。

  人体口鼻感受风寒易致感冒,除了口罩、围巾挡风以外,可通过按压合谷穴(在手部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风池穴(位于耳后发际凹陷位置)等,每次每穴按压20-30次,每日2-3组,有疏风解表、疏经通络作用,帮助减轻感冒鼻塞、头痛等症状。

  养形神解“悲秋” 试试这个动作

  秋起叶落,昼短夜长,难免引发忧伤凄凉感受。此时节,需关注日常精神调养,适当宣泄积郁情绪,缓解“悲秋”,保持乐观舒畅的心境,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中医养生重视形神共养。推荐一个简易动作——“托掌观天”,能激发经络阳气, 调节和振奋情绪,同时协助缓解项背僵硬、脊柱痛、痔疮等病症。

  我们可以试着站立或端坐,两臂伸直上举并仰头,两手掌水平上托,指尖朝外犹如在头顶托举一个大盘;吸气时注视一侧手掌做向上托举动作,带动同侧身体向上拉伸,呼气时放松,左右各练习15次。

  此外,平日多欣赏秋日自然美景,户外漫步或健走,也是修身养性的好途径。人们步行运动后,可坐位将双下肢平行抬起2至3次,两脚抬高于心脏,加快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肺,帮助恢复头部供血供氧,能令人神清气爽,缓解紧张压力。

  药食润秋燥 总有一款适合你

  秋之时,燥气当令,人体从内到外均可出现干燥不适。皮肤毛发干燥、便秘者,可用黑芝麻10g 炒熟后,直接嚼食;或配合蜂蜜、香蕉、柿子等柔润食物以养阴防燥、润肺通便。对于暴饮暴食出现消化不良者,建议多吃白萝卜消食顺气,缓解腹胀、便秘并预防感冒,阳虚者还可搭配生姜;伴咳嗽、痰多、苔厚者,以白萝卜配荸荠或白梨佐餐食用。

  此外,推荐几款应季药膳:沙参粥/汤,以沙参10-15g煮汁去渣,再加入大米煮粥温食,也可搭配莲藕共同食用,均可润肺养胃,适用于干咳、口渴咽干、舌红少苔人群;或选母鸡配合生地黄30-50g、桂圆肉20-30g、枣葱姜等入膳,药食并用能益气养血、强壮体力,适合腰背疼痛、下肢乏力、体弱盗汗者。茼蒿胖头鱼汤能调和脾胃、消解痰饮,可改善食欲不振、头晕失眠等。

  文/宣磊(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青年报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