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前7个月湖北进出口总值突破3500亿元 外贸保稳提质支撑经济增长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前7个月湖北进出口总值突破3500亿元 外贸保稳提质支撑经济增长

来源:经济日报2022-09-09 09:46

  前7个月湖北进出口总值突破3500亿元——

  外贸保稳提质支撑经济增长

武汉海关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湖北省货物进出口总值达3505.7亿元,同比增长21.7%。3月至7月连续5个月实现了单月两位数增长。

  今年以来,湖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贸进出口克服外部环境趋紧、疫情短期冲击等诸多不利影响,持续向高质量迈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表示:“7月份,湖北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6%,增速创历史新高,延续了外贸回升态势,为全国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湖北贡献。”

  贸易数据连获新突破

  伴随轻微的“嗞嗞”声,一块长达10米,表面附着锈迹、油漆的U肋仅用8分钟就被洗得干干净净,用传统方式清洗则至少需要1小时以上。这台设备是华工激光研发的国内首台清洗桥梁U肋的激光装置。华工激光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技术不断被市场认可,公司生产的多种激光清洗智能装备不但在国内广泛应用,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亮眼一直是湖北外贸的特点之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同湖北省近年来加快‘光芯屏端网’核心产业链建设密不可分。”武汉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李真涵表示,上半年湖北光电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增速达114.7%。

  在位于湖北十堰的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工人正在生产汽车精密齿轮。田 悦摄

  今年,湖北激光装备出口呈增长态势。李真涵分析认为,激光装备出口增长迅速,一方面与激光切割等激光装备应用领域广泛以及各国近期对激光装备需求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湖北自主品牌逐渐得到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认可。上半年,湖北激光装备出口至欧洲的总量同比增加4.75倍,占同期湖北激光装备出口总量的58.2%,同比提升了4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海关数据可以看出,1月至7月湖北外贸呈现持续增长、优进优出的特点:

  ——看体量,前三大市场进出口值均实现增长。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东盟、欧盟、美国。双边贸易值分别为526.7亿元、429亿元、41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2.7%、5.9%。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83.8亿元,同比增长31.6%。

  ——看结构,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超七成。1月至7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634亿元,同比增长24.2%,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5.1%。集成电路为第一大进口商品,进口集成电路237.4亿元,同比增长22.3%,占进口总值的20.8%。

  对外开放站上新台阶

  8月19日,在武汉经开区民营科技工业园,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恒温洁净生产车间内,国内首条自动化膜电极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张张薄如报纸的黑色薄膜不断被生产出来。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CCM型膜电极,已在国内1000多辆主流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上实现应用,并出口至美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国产膜电极对国际垄断的反向输出。”武汉理工氢电总经理田明星说。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湖北民营企业积极克服困难,展现出较强韧性,高科技民营企业出口业绩喜人。1月至7月,湖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金额为2171.9亿元,增长30.6%,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武汉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前7个月,湖北民营企业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水平,这表明民营企业在稳外贸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随着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湖北外贸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新动能。RCEP成为促进湖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1月至7月,湖北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实现进出口1046.6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同期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29.9%。接受记者采访的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RCEP带来的政策红利将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未来要进一步了解泰国、新加坡等RCEP成员对中国产品进口的相关要求,争取将产品销往这些国家,让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宽阔。

  此外,湖北已封关运营的4个综合保税区在建设开放平台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武汉海关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贯彻,深入解读企业关心的焦点内容,服务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区内企业活力得到激发。武汉海关副关长杨良勇表示:“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综保区进出两旺且保持相对均衡,出口175.7亿元,同比增长91%;进口152.9亿元,同比增长45.9%;进出口总值328.6亿元,同比增长67%,拉动湖北省外贸增长5.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11.3%。综保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4.4%。”

  制度创新推出新举措

  8月12日,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左丽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一票加工贸易账册变更业务。刚向海关提交申请,系统随即显示已经审批通过。这标志着武汉海关开展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改革以来,手(账)册变更业务首次实现自动审批。

  “账册变更的自动审批真是太方便了!现在我们可以7×24小时全天候办理业务,满足了客户定制化需求交货模式下的出货特点,保障了订单及时、快速交付。”左丽说。

  今年年初,湖北省印发《关于做好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湖北自贸区2021年度制度创新18项试点经验在省内复制推广,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改革就是其中一项。今年下半年,类似的改革还将陆续推出,推动湖北外贸持续增长。

  针对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举措,武汉海关主动对接、积极作为。“今年以来,武汉海关出台了促进湖北外贸保稳提质30条措施,全力推动湖北外贸保稳提质。”武汉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田帅表示,目前已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全力保障货运物流运输通畅、优化通关作业流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建立了长江中游鄂、湘、赣三地海关区域协作机制,在口岸监管、检验检疫、自贸及特殊区域等14个业务领域开展合作,实现“联合执法、共建共享、互认互助”;全面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自主研发“物流辅助管理系统”,实现企业预约、货物装卸、卡口进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建立鲜活农产品通关绿色通道,对RCEP成员国原产的易腐农产品实现6小时内放行。

  为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湖北各市州也积极行动。襄阳市编制发放了“襄阳市外贸政策汇编”,囊括了中央、省、市外贸全部政策;孝感市孝南区组织辖区外贸企业开展海关业务培训;十堰市张湾区出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十条政策(试行)”,对外贸企业在参展、物流、出口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总体看,湖北省外贸实现了稳中求进,一季度开局平稳,二季度较快增长,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叶学平表示,未来湖北外贸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随着稳经济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外贸物流进一步畅通,湖北外贸进出口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本报记者 董庆森 柳洁)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非遗月”处处有“非遗”

  • 江苏南通:“第二现场”观赛区 城市“全域”看“苏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2025-06-26 09:41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2025-06-26 09:40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2025-06-25 09:46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6-25 09:33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叶嵩草草甸这5个群系分布最广。
2025-06-25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