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社区文化建设迎来更多“合身服务”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山东:社区文化建设迎来更多“合身服务”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09-07 10:05

  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合身”,群众最有发言权。近两年,山东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区末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围绕群众特定需求,创新开展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家住济南市槐荫区恒大雅苑东区的尹辉昌说:“出家门不远处就是图书馆、文化馆的分馆,在小区还能参加周末举办的文体活动,树立了文明新风,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重反馈,漫灌改为滴灌

  近日,位于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北仓社区的威海起义展馆内,由威海市木火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发起的“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公益创投项目之红色讲解员培育活动启动。活动通过开展红色故事会、培育红色讲解员等,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将藏在北仓社区的红色资源挖掘出来、传承下去。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威海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式方法创新。来自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威海已启动44个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在选定的示范点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近1万人次。通过积极引导文化类组织及企业单位进入城乡社区,当地有力推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巩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宏妮告诉记者,为更加精准满足群众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发放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需求内容,并根据需求反馈设置服务项目,将评估和监管措施贯穿于公益创投全过程,提升城乡文化建设品质,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新期待。

  重视群众反馈,将群众意见作为工作开展的助推器,是山东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举措。包括威海市在内的山东诸多市、县区,如今已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更新,更多将目光对准特定需求,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

  走出去,把文化“种”在基层

  在济南数十家社区,遍布着济南市文化馆党员文化志愿小分队的身影。一些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家门口的文化招手停”。

  济南市文化馆于2009年推出党员文化志愿小分队进社区系列活动。截至目前,系列活动举办了400多场次,受益群众超200万人次,在泉城的城乡基层发挥了文化事业举旗帜、聚民心的作用。

  济南市文化馆发挥志愿队伍的“种子”效应,改变大舞台、大场面的传统形式,精选出一批机动精干、水平精湛的党员文艺志愿者,深入偏远地区和城市社区,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培训、非遗展示展演等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星星之火”助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的“燎原之势”。

  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马迎春介绍,在文化设施建设、品牌活动开展、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济南市文化馆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指导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把文化“种”在基层。多年来,该馆先后组织开展“特色暑期培训”“迎新春送春联”“党员主题党日”等系列党员志愿活动。

  拓新路,供给更加多元

  近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2022年全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现场观摩点评活动,目的是全面了解全市新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项目进展情况,高标准建设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

  相关人员对淄博市42处城市书房、“书香淄博”阅读吧、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行实地观摩和现场点评。通过与区县有关负责人交流、现场测评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对照标准进行核验等方式,对全市在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行全面了解和测评,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精准摸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淄博先后出台《淄博市建设书香淄博实施方案(2020-2022)》《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实施意见》《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标准》等,成立书香淄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政策规定、领导体制上明确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要求等,通过政府部门主导规划,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运营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张振香表示,淄博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将阅读场所布局到居民家门口,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便捷了群众阅读,解决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通过在书房、书吧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倡导更多的群众树立文明阅读意识,成为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文化阵地。(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