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社区文化建设迎来更多“合身服务”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山东:社区文化建设迎来更多“合身服务”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2-09-07 10:05

  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合身”,群众最有发言权。近两年,山东重点关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区末梢,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围绕群众特定需求,创新开展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家住济南市槐荫区恒大雅苑东区的尹辉昌说:“出家门不远处就是图书馆、文化馆的分馆,在小区还能参加周末举办的文体活动,树立了文明新风,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重反馈,漫灌改为滴灌

  近日,位于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北仓社区的威海起义展馆内,由威海市木火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发起的“红色记忆代代相传”公益创投项目之红色讲解员培育活动启动。活动通过开展红色故事会、培育红色讲解员等,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将藏在北仓社区的红色资源挖掘出来、传承下去。

  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威海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式方法创新。来自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威海已启动44个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在选定的示范点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近1万人次。通过积极引导文化类组织及企业单位进入城乡社区,当地有力推进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创新,巩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宏妮告诉记者,为更加精准满足群众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发放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分析需求内容,并根据需求反馈设置服务项目,将评估和监管措施贯穿于公益创投全过程,提升城乡文化建设品质,满足城乡居民文化新期待。

  重视群众反馈,将群众意见作为工作开展的助推器,是山东提升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举措。包括威海市在内的山东诸多市、县区,如今已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更新,更多将目光对准特定需求,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

  走出去,把文化“种”在基层

  在济南数十家社区,遍布着济南市文化馆党员文化志愿小分队的身影。一些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家门口的文化招手停”。

  济南市文化馆于2009年推出党员文化志愿小分队进社区系列活动。截至目前,系列活动举办了400多场次,受益群众超200万人次,在泉城的城乡基层发挥了文化事业举旗帜、聚民心的作用。

  济南市文化馆发挥志愿队伍的“种子”效应,改变大舞台、大场面的传统形式,精选出一批机动精干、水平精湛的党员文艺志愿者,深入偏远地区和城市社区,开展文艺演出、艺术辅导培训、非遗展示展演等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星星之火”助推乡村文化全面振兴的“燎原之势”。

  济南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马迎春介绍,在文化设施建设、品牌活动开展、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济南市文化馆大力扶持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指导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把文化“种”在基层。多年来,该馆先后组织开展“特色暑期培训”“迎新春送春联”“党员主题党日”等系列党员志愿活动。

  拓新路,供给更加多元

  近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2022年全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现场观摩点评活动,目的是全面了解全市新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项目进展情况,高标准建设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

  相关人员对淄博市42处城市书房、“书香淄博”阅读吧、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示范点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行实地观摩和现场点评。通过与区县有关负责人交流、现场测评工作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对照标准进行核验等方式,对全市在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进行全面了解和测评,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精准摸排,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近年来,淄博先后出台《淄博市建设书香淄博实施方案(2020-2022)》《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实施意见》《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标准》等,成立书香淄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从政策规定、领导体制上明确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要求等,通过政府部门主导规划,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运营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张振香表示,淄博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将阅读场所布局到居民家门口,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进一步便捷了群众阅读,解决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通过在书房、书吧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倡导更多的群众树立文明阅读意识,成为一个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文化阵地。(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考考生 这8个误区不要踩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