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经过700多个日夜的努力之后,地处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工作专班(以下简称专班)终于圆梦。今年3月份,其顺利通过了国家林草局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这意味着上述创建任务已经完成。
对该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专班组长许明德来说,这一幕终生难忘: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指出:“你们的工作很有成效,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了,大家认识统一了,也行动起来了。”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走在黄河三角洲湿地里,处处鸟鸣啾啾,每年数百万只鸟儿组成无数“飞行编队”在这里迁徙、越冬、繁殖。
但黄河口国家公园在创建过程中却面临诸多考验,湿地生态修复成为主要难题。
破解头号难题,他们创造了“八步工作法”
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陆时间短,土地盐碱、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尤其近年来受调水调沙影响,黄河河床下切,水位下降,流路固化,极易导致湿地失去淡水环境、发生退化。
改善湿地生态环境,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专班认真研究黄河口生态系统独特的自然规律,实施引水提水、水系连通等工程,着力构建“河—陆—滩—海”水系连通体系,促进黄河与湿地的良性循环,生态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湿地生态功能明显改善。
许明德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特别的图片:一个脚踩的小坑里,翅碱蓬长势茂盛,而小坑外却稀稀拉拉。对此,他解读:“小坑里有水分,种子吹不走,所以长得好。”
这一幕启发了专班,他们总结出滩涂湿地生态治理“八步工作法”,大力推进微地形塑造,有效补充植物水分,达到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效果。
2014年,赵亚杰博士毕业后,来到保护区成为一名研究鸟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人员。外表上,她是娇嫩柔弱的女生,但干起活来却毫不娇气。“跑野外”时,她时常要穿着齐胸高、密不透风的连体橡胶裤,背着十几斤重的望远镜、三脚架等设备,钻芦苇荡,上人工岛,观察水鸟生息,收集数据资料,每天奔波几十公里。如今,她能分辨170多种水鸟,对保护区的鸟类如数家珍。
在专班成员王安东心目中,“保护鸟类和养孩子差不多,观察到位很重要。”
面对鸟类监测中存在的看不全、看不清、数不对等难题,他研发了以多维协同全光计算成像为主要手段的滨海湿地鸟类监测新技术,建立基于高精度三维数据的“典型鸟类和珍禽三维数据库”,为栖息地营造、恢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干加巧干,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面临一系列困难挑战,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专班成员赵德存还记得去年发生的一起盗捕牡蛎案件。为快速取证,他和同事们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保护区夏天紫外线强,很多队员在执法过程中都晒破了几层皮,而赶上夜间行动穿两层棉衣都不能保暖。不仅如此,出海执法还面临着不确定的安全风险,但大家从不抱怨,坚持适应下来。”赵德存说,执法保护是责任、更是担当,就算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名队员掉队。
专班负责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包含着数十名成员。他们有的长年坚守在多样性监测一线,涉泥泞、过沼泽、穿芦苇;有的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奔波于数万亩的湿地修复项目现场;有的勤于钻研技术,深入研究生物规律,及时获取生物信息;有的主动登上讲台,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宣讲;有的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生态执法第一线……
“专班同志们身上都有一股倔劲儿,一股实在实干的劲儿。”许明德说,实在实干是践行使命的“金钥匙”。正是靠着实干,专班才敢于直面困难,破解问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创造了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实绩。
翻开摄影师杨斌的“朋友圈”,一幅幅湿地、群鸟的美图频频获得朋友们点赞。这让他非常满足,“黄河入海口生态更好了,环境更美了,能拍到的鸟儿更多了。”
环境好不好,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无疑拥有发言权。垦利区黄河口镇村民李来云告诉记者:“我眼看着湿地从光秃秃的‘光板地’变成红彤彤的‘红地毯’,水足了、鱼儿多了、鸟儿多了,心里特高兴。”
在黄河入海口,专班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优秀公务员的执着和担当。(记者 王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