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可通过亲吻传播的疱疹病毒怎么防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可通过亲吻传播的疱疹病毒怎么防

来源:北京日报2022-08-17 09:47

  张田勘

  亲吻是人表达爱意的方式之一,但亲吻尤其是对孩子的亲吻,却可能诱发严重疾病,甚至死亡。近日,国内外分别有一位儿童因被家人、亲戚亲吻感染疱疹病毒,其中一患儿不幸离世。近年来,这类事件时有发生,提醒大人慎重亲吻孩子的科普文章也不少,然而一直没能引起多数家长的重视。今天我们来说说,疱疹病毒为何会与亲吻扯上关系?这种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怎样才能做好预防?

  1.已知8种疱疹病毒可感染人类

  近日,国外一名4岁女孩被妈妈亲吻后,脸上出现了小红疙瘩,随后发展到全身。医生诊断为疱疹病毒感染,使用了抗病毒药物,最终女孩恢复了健康。然而,另一名患儿就没这么幸运了。前段时间,中国广东一名5岁男孩参加家庭聚会时被大伯亲了几下,随后孩子脸上开始长小红疙瘩,全身出现多处小红斑。家长以为是上火,给孩子抹了消炎软膏,几天后才去当地医院诊治,半个月后孩子不治身亡。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这两个孩子都是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而患病。

  疱疹病毒其实是一大类病毒的统称,已被人类发现的有115种,均为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其中只有8种能够感染人类,因而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HV)。在这8种病毒中,有一种是引发水痘的病毒,称为带状疱疹病毒;有两种是单纯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还有5种分别是爱泼思坦-马尔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以及人类疱疹病毒 6 型(HHV-6)、7型(HHV-7)和8型(HHV-8,也称卡波斯肉瘤疱疹病毒KSHV,免疫缺陷患者容易感染)。

  引发人们患病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它们属于α疱疹病毒科,是一类历史悠久的疱疹病毒。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还是世界上流行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尤其容易感染儿童。

  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通过口对口接触传播,造成口腔内或周围感染,如口腔疱疹。前文提到的两个患儿就是感染了这种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则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可造成生殖器疱疹,且感染这种病毒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2.亲吻是主要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单纯疱疹病毒是通过人与人的亲密接触,如亲吻,或沾染病人、病毒携带者的黏液、衣物等进行传播。

  总的来看,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的早期症状是水疱或疮口部位瘙痒、灼烧、刺痛,随后发展为有疼痛感的红疹,有时伴有腺体肿大、发烧和身体疼痛。这些症状可反复出现,频率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头痛和肌肉疼痛。此外,该病毒还能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唇疱疹、疱疹性脑炎和皮肤疱疹性湿疹等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2型通过性传播,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无菌性脑膜炎是并发症之一。不过,生殖器疱疹可能因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

  亲吻不只是会引发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感染,还可导致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感染。6型和7型属于β疱疹病毒科,主要通过亲吻和唾液传播,除了感染伴侣之外,比较普遍的是引起婴幼儿感染,医学上称之为婴儿玫瑰疹(即幼儿急疹),其临床特点是婴幼儿高烧3-5天,随着发热消退出现皮疹(包括无症状的粉红色斑疹和丘疹)。

  3.无法彻底治愈易复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现有约37亿名50岁以下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4.91亿名15岁至49岁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者。从数据上来看,疱疹病毒患者这个群体是很庞大的。

  曾经,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的具体途径比较隐秘。后来,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人们了解到病毒感染人的基本方式——人传人。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自然宿主,所以该病毒引发人群感染的现象极为普遍。可问题是,不少人声称自己并没有听说过身边有这种患者。这两者并不矛盾,原因是初次感染疱疹病毒的人群中有80%至90%为隐性感染,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人为显性感染,常见症状是黏膜或皮肤局部的疱疹,尤其是嘴唇黏膜疱疹。

  感染者经过治疗(如用抗病毒药)和通过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会清除和抑制大部分病毒使症状缓解。虽然表面上痊愈了,但未被清除的病毒仍然可以通过感觉神经纤维到达感觉神经节,并长期潜伏在神经细胞内。这些病毒在较长时间内不复制,也不引起症状,甚至对抗病毒药物不敏感。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潜伏于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于骶神经节。

  然而,当病毒携带者出现疲劳、心理应激、患上其他疾病(如感冒)等情况时,由于身体免疫力降低,此前潜伏的疱疹病毒就可能被激活,并沿感觉神经纤维行至末梢神经支配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内重新增殖,引起局部疱疹复发。

  总而言之,疱疹的发病存在多种原因:一是体内潜伏有病毒,在免疫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发病;二是病毒携带者在发病或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亲吻伴侣和孩子,把病毒传染给他们,尤其是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儿童。

  4.父母少献吻 孩子更安全

  无论对于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还是其他类型疱疹病毒感染,至今都没有特效药物。常用的治疗方式是服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只能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不能防止再次感染。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痊愈,不需要特异性治疗,如伴有并发症,对症治疗即可。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针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的疫苗,如果能获得突破,未来就可以像预防宫颈癌接种HPV疫苗一样预防疱疹。当前我们应对疱疹,主要还是注重预防,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

  首要的是不轻易亲吻孩子,即便是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至亲之人,也要避免亲吻。想要表达爱意,可以贴贴面颊或者亲吻一下头部,千万不要嘴对嘴亲吻。同时,父母要教会孩子礼貌地拒绝他人的亲吻,如果有人向孩子索吻,就回应一个飞吻。人体口腔中的微生物多达700种,不仅有外来的细菌、病毒,还有大量的内源性微生物菌群寄生在口腔中。一次持续10秒钟的亲吻,会造成大约8000万口腔微生物的迁移。因此,患过疱疹、正在感冒并患疱疹、患有皮肤病或肝炎等传染性疾病的人,不仅要避免亲吻孩子,还要避免亲近孩子。携带幽门螺杆菌、患有呼吸道疾病、吸烟、喝酒、化浓妆的人,也要避免亲吻孩子。

  此外,勤洗手是防止疱疹病毒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父母给孩子换完尿布后、准备食物前,都要洗手,孩子也要做到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接触食物和口鼻。另外,大人和孩子的物品应分开使用,如毛巾、脸盆、餐具、水杯等,可以减少包括疱疹在内的病毒感染孩子的风险。

  延伸阅读

  疱疹世代传播 根源或在亲吻

  疱疹病毒,尤其是感染全球约42亿人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究竟来自哪里?

  过去,研究人员对疱疹的遗传信息只能追溯到1925年。而且,在能感染人类的8种疱疹病毒中,任何一种病毒感染后对于人类而言都是终生的。虽然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毒的自我复制,获得表面治愈,但残余病毒仍然会继续潜伏。

  研究人员开展了新的研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大约3000个考古点中筛选古代人患疱疹后留下的病毒DNA样本,其中发现了4份疱疹病毒,都是单纯疱疹病毒1型。因为1型病毒通常经过口腔感染,因此可以在患有牙龈疾病、脓肿或吸烟的人身上发现残余病毒。4位感染者均生活在1000年前,距今最久远的遗骸是一名俄罗斯成年男性,死于1500年前,其他三具遗骸分别是荷兰的一名年轻男性、英国的一名成年男性和女性。

  研究团队对4位古代患者的疱疹病毒DNA测序,以寻找他们染上的病毒之间的遗传特征差异,并计算出当今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突变率。结果表明,至今仍然困扰人类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出现在青铜时代,那时是人类从欧亚草原迁移到欧洲之后人口激增的时期。

  研究人员认为,每种灵长类动物都有某种形式的疱疹,疱疹病毒一直伴随着人类。不过,大约5000年前发生了一些事件,导致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感染率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疱疹病毒,这种情况可能与人类当时已经发展和流行的亲吻习惯有关。虽然不能明确考证人类的普遍亲吻行为起于何时,但进入青铜时代后,接吻变得更加普遍是个事实,由此推断其导致了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和其他类型疱疹在人类身上的潜伏以及世代传播。当然,这个结论还有待挖掘更古老残骸中的病毒DNA并检测基因组来证实。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