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雪域高原,科技援藏脚步铿锵有力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雪域高原,科技援藏脚步铿锵有力

来源:科技日报2022-08-11 13:47

  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人才素质显著提高

  雪域高原,科技援藏脚步铿锵有力

  2022年8月5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与长江大学“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在拉萨举行。此次签约是长江大学将技术带进西藏,履行技术援藏、产业援藏使命,助力雪域高原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打造的“小组团”式科技援藏新模式。

  像长江大学一样,随着越来越多高校院所“小组团”式科技援藏的加入,西藏科研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科技人才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一个个科技援藏项目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为雪域高原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凝聚力量,充分利用科技援藏资源

  日均产鲜蛋28万枚,年产有机肥3.5万吨,占领山南、拉萨、林芝、武汉等市场……这是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产业援藏招商引资重点企业——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的生产情况。

  产业援藏离不开科技支撑。自2016年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伊始,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即提出了“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批配套企业、一个科研院所、一个全产业链”工作思路。

  “在科研团队的帮助下,我们的鸡苗存活率和产蛋率分别提高到了97%和96%。”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感慨地说,“在高原办企业,没有科研力量的支撑合作是不行的。”

  为促进企业健康成长,湖北省制订了《湖北省科技援藏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实施十大重点科技援藏项目,力争通过3年努力,为产业援藏等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山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贺云松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协和医院、安琪集团等1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落户山南,开展科技援藏。

  强化合作支撑,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部委和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积极与各方援藏力量合作,共同围绕雪域高原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联合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西藏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西藏)获批,国家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设西藏自治区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专项,三峡集团西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西藏自治区藏东南水电技术创新中心……中央部委及各对口援藏省市给予西藏科技创新工作尽可能地倾斜、照顾、支持,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也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技攻关、智力服务、技术指导和产业发展,实现从安排项目、落实资金、人才培养、智力援派到灌输理念、传授方法的转变,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升西藏科技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处处长李家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正是由于大力实施科技援藏和科技合作,聚焦国家科技战略与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主动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引导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西藏科技创新才有今天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成果落地,惠及雪域高原群众

  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国家创新型城市1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个……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援藏结出累累硕果。

  统计显示,仅在“十三五”时期,科技部就支持西藏科技事业发展项目200多项,各对口援藏省市落实对口援藏科技项目约170多项,“稳定、发展、生态、强边”,每一件大事都有中央部委和对口援藏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支撑。科技部牵头的组团式“科普援藏”汇聚了全国最优质的科普资源;历年拨给西藏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绝大多数用于支持与内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联合攻关的合作项目;西藏目前正在推进的十大科技平台建设全部是由内地科研机构和央企牵头推进。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赤来旺杰表示:未来,自治区科技厅将在中央部委和各援藏省市的助力下,深入落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的6个创新领域、16个创新方向,实施8个重大专项群的重点科技创新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落实,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持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努力打造高原科技创新高地。

  雪域高原,科技援藏的脚步将更加铿锵有力。(记者 杨宇航)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固体,它们是恒星形成的基础,也是生命之源。 研究人员展示了-170℃左右的低温衬底上气相水凝结成冰晶的过程,发现了立方冰在这种低温衬底上的优先形核生长。
2023-03-31 09:36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抢抓信息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手段。
2023-03-31 09:29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023-03-31 09:29
让黄健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5年已开始开展台风海洋飞沫过程观测,即使现在,国际上海洋飞沫现场观测也是少之又少。
2023-03-31 09:27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这些关键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意味着数字经济及其所催生出的前沿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023-03-31 09:16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参与乡村振兴。
2023-03-31 09:16
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合作
2023-03-31 09:22
种了半辈子地,从未上过大学、发过论文,山东省平原县腰站镇锅培口村农民王笃春,不久前获评中级职称。
2023-03-31 09:20
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2023-03-31 09:17
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战略环境,决策者和智库都要提高战略思维、战略预见、战略把握、战略运作能力,在驾驭全局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
2023-03-30 09:23
“慧眼”卫星和“极目”空间望远镜观测迄今最亮伽马暴示意图 中科院高能所供图  基于极目空间望远镜的精确观测数据,科学家们发现GRB 221009A将伽马暴亮度纪录提升了50倍。
2023-03-30 09:08
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这辈子,我只想做一件事:为制造中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而不懈奋斗。 2003年,我和其他5位科技工作者一起,在中科大一间闲置教室里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计算研究小组。
2023-03-30 09:04
积极引导各方面一起来关心青年科技工作、奖励青年科学家,对于夯实中国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力量、培养未来科学家,意义重大。
2023-03-30 09:03
拉尼娜现象确实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但具体到某个地区,其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23-03-30 09:19
研究人员还调整了这一系统,用于针对活体小鼠的细胞,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在活体生物中引入蛋白质。张锋解释称,治疗分子的递送是当前医学的主要瓶颈,团队需要大量的选择性研究,才能将这些强大的新疗法送入体内正确的细胞。
2023-03-30 09:18
就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言,白春礼认为,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大量投入,也需要科学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03-30 09:15
为这些伪科普买单的受众,常常是诚心求医问药、但科学素养不足的中老年群体。我们不仅期待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也希望全社会共同亮剑,让真知识脱颖而出,让伪科普无处容身,还网络生态“清朗”蓝天。
2023-03-30 09:14
传统立式车铣机床多为三轴,指代表刀架水平移动的X轴、滑枕上下移动的Z轴、工作台上回转的C轴,共三个进给伺服轴。2023年以来,武重集团陆续接到批量机床订单,用户来自风电、机械工程箱体加工及齿轮加工等领域。
2023-03-30 09:13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