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技术为国际传播插上“科技之翼”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5G技术为国际传播插上“科技之翼”

来源:科技日报2022-08-10 04:36

  策划丨王俊鸣 何屹

  文字丨科技日报记者 房琳琳 刘艳

  摄影丨科技日报记者 周维海

  8月9日上午,由中国外文局和科技日报社共同主办、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2022世界5G大会媒体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功举办。

  媒体论坛是世界5G大会最具影响力的先导论坛之一,对推动媒体融合和创新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今年论坛的主题是“5G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国际传播为世界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表示,以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演进,正在推动国际传播向社交化、可视化、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影响新一轮媒体生态变革和舆论格局重塑的重要力量。

  媒体往往领风气之先,最早感知时代发展的脉搏,是5G最先带动的垂直领域之一。近年来,中国外文局结合5G通信技术特点,加快建设国际传播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全媒体传播平台、国家级智慧翻译平台等基础平台,发起成立“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还同科技日报社共同建设了国际科技传播中心,通过不断探索5G条件下的传播形态创新,推动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

  他提出,一是要加快5G应用,创新国际传播新形态;二是要拓展5G覆盖,重塑国际传播新格局;三是要聚焦5G主题,讲述高质量发展新故事;四是要加强5G合作,共建国际传播新生态。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在致辞中提出,在全球媒体信息高速流动的现实世界,与全球公众开展深度对话并取得广泛共识是必经之路。针对病毒溯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乃至反制美制造台海危机的军演等大事热点,5G技术从底层助力了流畅自然的全球线上传播、数据新闻的高效生成、视频/直播内容的快速传递,它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媒体走向国际舆论场中心的好帮手,5G支撑下的国际传播正为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

  张碧涌强调,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传播复杂化的趋势并没有根本得到改变。在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潮加剧激荡、交锋碰撞的当下,主流媒体如何利用5G的先进技术,在国际舆情风浪中提升报道能力和构建话语权,是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良军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世界大变局与产业大变革的历史性交汇点。发展数字经济,黑龙江省要素优势独特,5G应用场景需求广泛,数字产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良军

  何良军说:“在众多5G垂直领域应用中,新闻媒体行业具备先行的优势,基于5G网络的生态、传播应用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沉浸式的传媒体验,必将为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拥抱”5G技术,国内外媒体平台先行示范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许志龙作为主持人,阐述了本次论坛主题提出的时代背景——5G生态构建迎来黄金时机,媒体业应尽早融入生态发展,进而拥有独特价值与核心创新力;同时,在5G技术赋能下,媒体数据信息流向和流速不可同日而语,但世界对话方式仍不平等,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仍需强劲的国际传播实力做支撑。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许志龙

  他提出,把握技术力量驱动下国际传播的新规律、理顺全球话语体系构建的新逻辑,是所有致力于信息互通、平等互信、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中外媒体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挑战。

  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张曙红认为:“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日新者必日退。惟有跟踪现代传播技术发展趋势,顺应信息时代传播规律,革故鼎新,以变应变,才能于变革中求生存,于创新中求发展。”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孙尚武介绍,作为国家英文日报和国际传播主阵地,中国日报在拥抱‘数’与‘网’中发展壮大,在把握‘云’与‘智’的技术演进方向中加快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发力移动化和视频化产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则希望,媒体要利用5G技术使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中国、支持中国,成为一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的、伟大的关键力量。

  新华网、中国外文局、科技日报社、美通社等国内外知名媒体平台,基于5G技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他们积极布局5G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移动端新闻APP,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新闻产品,为全球新闻行业融入5G生态做出先行示范。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合作部主任瓦西里·普什科夫和墨西哥电视22频道科技栏目负责人埃米里奥·皮素分别发来视频演讲,他们认为中国是5G技术先锋,期待与中国媒体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传播合作。

  直面并应对新挑战,国际传播仍需久久为功

  “在5G技术为国际传播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数字鸿沟让国际传播局面更为复杂。”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对外传播》主编于运全认为,媒体应不断探索5G赋能国际精准传播的新路径。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建国强调,高品质的内容什么时候都是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媒体应利用5G技术推动国际传播更为智能化、更加接地气化、更富亲和力。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建国

  在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钱彤看来,媒体应该在全息化传播、精准化传播、智能化传播、场景化传播、平台化传播等多个方向着力,以5G技术领先优势赢得媒体发展优势,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华网党委常委、总编辑钱彤

  中国记协副主席,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春姣表示,媒体应大力增强分发的功能,拓展分发的渠道,促进新闻内容终端抵达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主流媒体的社会舆论引领作用。

  黑龙江科技厅厅长张长斌对此表示认同:“龙江科技工作离不开5G媒体的高效传播,‘5G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将为龙江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黑龙江科技厅厅长张长斌

  5G“数字化助手”,助力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2022年是5G应用规模化发展、技术全面迭代升级的关键之年。在5G技术研发应用方面,不少企业也意识到国际传播事业带给媒体的广阔空间,也走在探索和创新助力国际传播的前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发展副总裁燕兴介绍,华为长期深耕音视频媒体技术,从多媒体通信,到服务广电/运营商的视频类产品,已逐步构建了全流程全行业的音视频发展能力。

  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表示,腾讯一直探索利用5G时代的内容、技术与工具优势,通过释放自身的IP生产力,发挥技术连接力,提升数字工具聚合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数字化助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志萍也提出,媒体行业需要的技术应该是好用易用的技术,让媒体从业者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内容创作,中兴通讯就致力于为行业注入“5G之心”,助力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刘园园 杨仑 实习记者 王怡 都芃 孙瑜 陈春有 宋子嫣 齐笠名对本文亦有贡献)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 戈壁大漠 驼羔盛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