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期戴口罩会致肺结节增大?真相来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长期戴口罩会致肺结节增大?真相来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8-04 08:58

  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进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已经成了大家的出行习惯。但近期网络上却流传一个说法称,口罩中间层内的微末颗粒可吸入肺部,长期佩戴会导致肺结节增大。很快,这个耸人听闻的谣言就被揭穿了。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出炉,对近期热门的健康伪知识进行打包辟谣。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热射病只发生在室外

  真相有人认为热射病是阳光照射过多导致的,只要待在室内就不用担心。其实不然。热射病不是室外“专利”,夏季室外高温酷暑,室内闷热、缺乏通风,都可能导致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前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后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者、高强度体力活动者。这些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人,既包括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也包括装修工人、车间工人在内的室内劳动者。

  尽管在室内也可能得热射病,但室外工作者比室内工作者的热射病病情恶化风险更高。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比室内患者,室外患者的病情更易恶化。在经过治疗后,超过八成的室外热射病患者最终死亡或无法恢复神志。而从暴露时间来看,室外患者的平均暴露(高温、高湿环境)时间比室内患者还要少2.3个小时。

  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预防。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从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流言

  长期戴口罩可致肺结节增大

  真相最近网络流传一个说法:口罩中间层熔喷布系石油产品,其中的微末颗粒会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长期佩戴会导致肺结节增大。事实并非如此。口罩在正常使用期限内佩戴,是不会产生微末颗粒的,更不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除了棉、毛、麻、丝、再生纤维素纤维等纺织材料外,包括熔喷布在内的很多合成纤维都是利用石油基材料制成的。聚丙烯作为主要的石油基材料,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制作口罩用的熔喷布,就是由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的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

  这种高分子材料经过加工成为熔喷布后,具有一定强度和非常好的过滤性能,只要不在太阳下暴晒,同时不超过使用期限,就不会产生微末颗粒。

  流言

  光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

  真相吃肉太多确实可能导致脂肪肝,但不是只有吃肉多才会导致脂肪肝,即使光吃素也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跟营养过剩型脂肪肝相反,长期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摄入可以导致“营养缺乏型脂肪肝”。

  长期素食者可能会由于营养不均衡,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肝脏运输脂肪需要蛋白质帮助,因此会造成转运脂肪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此外,相较于均衡饮食的人,素食者往往更容易感到饥饿,人体的消化系统就会刺激机体吃更多的白米饭、面包、饼干等碳水化合物来增加饱腹感。这些碳水化合物的热量可不少,可以转变为脂肪储存在肝脏内,提高脂肪肝患病风险。另外,过量饮酒也可能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所以,吃得油腻、吃肉多并非导致脂肪肝的唯一因素。

  流言

  绞肉机易生黄曲霉会伤肝

  真相 “绞肉机洗不干净会发霉,产生损伤肝脏、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应停止使用。”这种说法是危言耸听。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的确很强,摄入一定的量确实可能造成肝损伤,但肉类并不是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食物。日常使用绞肉机只要注意卫生操作,并不会有安全问题。

  目前尚未见肉类因被黄曲霉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从全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来看,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食物,其中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现象最常见、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谷物等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并产生毒素。

  流言

  雪糕化得慢是加了有毒“胶”

  真相某品牌雪糕高温下不完全融化的小实验刷屏。有人认为雪糕里面加了“胶”(增稠剂),如果过量摄入,会引发胃肠道的疾病等,甚至影响到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真是这样吗?

  影响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和配料成分有关。在31℃放一小时的雪糕肯定是化了,只是因为雪糕干物质中的蛋白质和增稠剂(可溶纤维)都是大分子,它们能形成脚手架一样的空间结构,所以可以帮助其融化后保持“形状”。

  增稠剂在雪糕、冰淇淋中的使用非常常见,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冰晶构造,参与形成松软的口感。同时增稠剂也可以增强产品质地的稳定性,以及延缓融化速度,只要合理添加,都不用担心。

  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增稠剂中,带着“胶”字的大约有20种,其中来自植物(尤其是豆科植物种子)的最多。这些“胶”的成分绝大多数还是对健康有益的“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但是这些“胶”厂家多加一点还不行,因为加多了就不是雪糕/冰淇淋,而是果冻了,所以“长期大量”“过量摄入”也不现实。

  流言

  坐高温石墩子能治痛经

  真相近期,坐在被高温暴晒后热热的石墩子上可以治痛经的话题热度颇高。坐坐石墩子真的能彻底根治姨妈痛吗?其实,坐在热石墩上是不能够治疗痛经的。

  有些人觉得坐石墩后症状有所缓解,一方面是因为石墩很热,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感官,从而把痛经的注意力转移;另一方面是因为坐在热石墩上,可能对身体的局部血液循环有一定改善,使局部的前列腺素水平随着血液循环降低,这点和暖宝宝、热水袋的原理相似。但暴晒后石墩子的表面温度可达60℃至70℃,长时间坐在石墩子上可能导致烫伤,不建议尝试。

  流言

  仰头玩手机能防颈椎病

  真相不少人在长时间低头工作之后会产生不适感,这时往往会有意识地给脖子一些额外关照,以期待这种不舒服或者疼痛感有所缓解。但是,长时间仰着头和低着头对颈椎的压迫是类似的,只是方向不同罢了。

  那么,如何科学地保护颈椎?首先,可以适当活动颈部,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工作时尽量保持良好坐姿,让颈椎保持在中立位,不要过度使用。其次,出现颈椎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果三个月内不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病症,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颈椎病手术属于微创且医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以直接解除神经压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越早接受手术,恢复效果也就越好。

  流言

  高颜值香蕉打了激素

  真相市场上那些长得又直又长的香蕉是被打了催熟药水的“激素香蕉”吗?别担心。香蕉的种类有很多,果形也不一样,香蕉的直与弯还跟香蕉上下把位、生长季节有关。也就是说,单纯依靠香蕉的直和弯来辨识能不能吃,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香蕉是亚热带水果,刚采摘下的香蕉质地坚硬,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与后熟作用,才能销售和食用。但是如果等待自行成熟,不仅需时较长,成熟不整齐,且果柄果轴易腐烂。所以香蕉采摘后都要进行人工催熟,这不但可缩短香蕉采摘后上市的周期,且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香蕉催熟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乙烯利催熟法因其安全、便捷、高效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乙烯利是目前市面上公开销售、使用的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动物“激素”,主要作用于植物细胞,不会给人体生长发育带来副作用。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鲜剂、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只要是国家相关标准允许使用的,且在规定的用量下,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

  流言

  夏天能让高血压自愈

  真相一到夏天,有些人突然发现自己的高血压趋向正常值了。难道是慢病被治愈了?当然不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体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导致血压下降。此外,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就容易导致血压下降。因此夏季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看起来达到正常水平,并不是因为高血压真的被“治愈”了。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血压“正常”不代表可以停止服药。血压测量通常在白天进行,而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夜间睡眠质量下降,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夜间血压升高,导致昼夜血压变化大,进而使心肌缺血、脑卒中的风险增加。

  因此,判断血压情况不能仅凭白天测量的结果而定,需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酌情减量,切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

  流言

  狂犬疫苗“打一次包两年”

  真相 “打过一次之后,两年内再被动物咬伤都不用担心狂犬病。”这种说法是误传。狂犬疫苗并非只打一次就可完成全程免疫,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年死亡例数约5.9万例。暴露后若未经过规范处置,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为100%,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如果在接种疫苗后被狗咬伤,要分不同情况处理。按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若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若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全程免疫后半年到一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1至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文/本报记者 李洁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