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海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经济 > 正文

中国海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5-07 10:09

  中国海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

  自然资源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达9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近日刊文指出,作为全球97%的水和约80%动植物的家园,海洋是地球“最后的边疆”。中国正努力挖掘海洋的经济潜力。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蓝色增长”成为一项目标和国际公认的社会经济发展引擎。1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在“蓝色增长”和“蓝色治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是典型的海洋大国。当前,海洋经济正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陆海统筹一体化。当前中国陆海两栖经济的互动发展,已经历史性地超越了陆海地理空间的限制;二是产业发展高端化。近年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蓝色新动能正在加速形成,产业要素高端化与产业链高端化齐头并举;三是海洋生态优先化。伴随海洋产业布局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的绿色转型方兴未艾,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先级板块。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海洋管理体制创新、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法律法规制定四大要素全面推进,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四大能力全面跃升。同时,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持续加大,已经成为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海洋科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海洋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船舶制造业、海洋工程与建筑业等为支柱产业的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

  当前,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与内外风险,是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下一步,应从五个关键词入手,继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沿海”。“沿海”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海疆的陆域主体部分。要推动商品要素资源在各沿海省区市范围内畅通流动,形成一批海洋经济强市、强县,使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第二,“海域”。“海域”是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应当在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等传统产业基础上,依托海洋科技创新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在新型海洋化工、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第三,“海路”。“海路”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代表的重要海上航路,是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通过构建一条现代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串联起来,实现海上互联互通的共赢发展。

  第四,“海外”。“海外”是指中国与各个海洋国家之间的双边及多边海洋合作。通过与有关国家交流海洋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提高海洋产品附加值,加快海洋技术研发,同时推动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资源等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海洋开放合作平台。

  第五,“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负责任的海洋大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发展开放型海洋经济,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塑造新型国际海洋治理格局,确保各国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权利,共同维护全球海洋秩序,携手建设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本报记者 李嘉宝采访整理)

  李嘉宝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新空间

  • “环俄世界”俄罗斯文化节在沪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