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谁在打着元宇宙的旗号,砸元宇宙的招牌?
首页> 地方频道> 科学 > 正文

谁在打着元宇宙的旗号,砸元宇宙的招牌?

来源:新华网2022-04-26 10:56

  元宇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和技术趋势,也是很大的产业,不能让一些违法或投机的现象扰乱了市场,在人们对元宇宙的认知还没有那么清晰的时候,就让这三个字蒙上一层阴影。

  “每天躺着赚钱的!”

  “想赚更多钱,请多学习并参与元宇宙链游。”

  “目前回本周期很快……大资金尽管进来!”

  当下,国内外多家互联网巨头纷纷看好元宇宙发展前景,争相抢滩布局相关产业,元宇宙的热度不减。趁着这股热潮,某社交平台上,打着“元宇宙”的标签,宣传推广所谓元宇宙区块链游戏的帖子更新相当活跃。“鸡血”满满的文案,令人心动。

  虽然推广的是不同的区块链游戏,这些帖子却有共同之处:经常打着“元宇宙”的旗号;宣称能让玩家边玩边赚,发财致富。

  那些把真金白银投进去的人,真的实现“暴富梦”了吗?

  “大部分人被高位套牢”

  根据网络帖子提供的信息,科技日报记者加入了一款号称“2022年最强链游”游戏的网络社区群。这个成员超过1200人的群里,通常有800多人在线,成员们从早到晚交流得热火朝天。

  记者在社区群中问及这款游戏跟元宇宙是什么关系时,有玩家回答,该游戏的“最终目的是打造星际元宇宙”“PC版本是雏形”。

  不过,社区群里的聊天内容很少涉及游戏怎么玩,却经常与钱有关:跌了或涨了,亏了或赚了。跟这款游戏“丰满”的推广文案相比,群里的氛围却很“骨感”。

  “玩这个有没有赚钱的?我亏了95%。”一名玩家在群里问道,配发了3个掩面哭泣的网络表情。

  如此大比例的亏损,在这个游戏社区群里不是个例。有玩家说,投入1万元钱,最高时涨到两万五没卖,现在只剩一千五了。另一位玩家也在游戏社区群中透露过自己的“仓位”:买了10万元钱的游戏母币,现在只剩1万元钱。“我已经跟家里认亏了,说炒虚拟币亏了钱。”还有玩家称。

  记者在社区群的一次语音会议中问“大家有赚的吗?”有人回答“社区大部分人被高位套牢了呀”。

  在社区群之外,这款游戏还有专门的交易群。群里比菜市场还热闹,有买的,也有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真心出N2”“公告价出R5”“低价收200N”“收N,100艘起收”……

  这些暗号似的字母代表什么?从这款游戏的推广帖子中,记者了解到,它们对应的是游戏中不同的宇宙飞船。

  至于买卖这些飞船跟赚钱致富的关系,记者从游戏社区群公布的群文件中找到了端倪。其中一份文件号称是这款游戏的《白皮书》,里面详细讲到,这款游戏的代币总供应量为1万亿,它是游戏中的流通货币,而宇宙飞船是游戏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玩家可以用它来开采矿石,获取更多虚拟资产。

  这个游戏社区群还发布了教玩家购买游戏代币的视频教程: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网络步骤,将人民币兑换成BNB(币安币)或USDT(泰达币)等境外的虚拟货币,再兑换成这款游戏的虚拟货币。

  扑朔迷离的开发商

  虽然眼下亏得“肉疼”,玩家们还是把赌注押在这款游戏光明美好的前景上。

  与这款游戏的推广帖子只是打着元宇宙的标签相比,该游戏的《白皮书》将它与元宇宙的关系勾勒得更加迷人。

  “元宇宙是一个人人共享的虚拟3D世界……您可以在其中工作、购物、玩耍、聊天、看电影和玩游戏……是的,这一切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完成,我们甚至可以做更多。”该游戏的《白皮书》如此声称。

  的确,游戏娱乐被看作元宇宙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不过,记者打开这款号称“2022年最强链游”游戏的官网,发现它几乎可以用“简陋”来形容:页面以宇宙飞船为背景,但一些画面明显有些粗糙;主页上仅有几个导航按钮,然而包括“元宇宙实验室”在内的大部分导航按钮点击后都打不开。

  除了该游戏与元宇宙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的是游戏开发团队到底是谁。该游戏官网上,并没有提供相关介绍。该游戏的《白皮书》中对此倒是有所提及:开发团队有10人左右,团队目前的主要重心放在开发游戏的元宇宙上。

  但这款游戏开发团队在哪个国家,隶属于哪个公司,不得而知。从游戏社区群成员的回答或描述中,记者也没找到明确答案:“真不知道是美国还是哪里的,大概率是日本人”“社区现在能联系上项目方吗”……

  “找不到项目方在区块链游戏这个‘行业’中是比较常见的。”数字经济知名学者吴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面上除了几个大型区块链游戏公开了明确的开发团队或母公司之外,很多此类区块链游戏项目的开发团队是隐匿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沿袭了比特币创立者“中本聪”隐匿身份的做法。

  搞不清楚该款游戏的开发团队到底是谁,也就很难搞清楚,开发团队是否真的如游戏《白皮书》所说,将主要重心用在开发元宇宙上。

  “在区块链游戏‘行业’,项目方隐匿身份很容易导致大量的骗子存在,因为找不到对应的人或者机构为项目负责。”吴桐指出,由于很多区块链游戏的项目方是隐匿的,很难判断他们是真的在做项目还是在骗钱。这对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

  此类活动涉嫌违法犯罪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入局者坚守着“暴富”的梦想。

  “归零比起现在也差不到哪里去,要是暴富呢?”“耐心持币,该来的总会来。”“已经到跌无可跌的地步了,坚持就是胜利。”此类论调在这款游戏的社区群中比比皆是。

  区块链游戏发行的虚拟货币为何会跌这么厉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类项目的价值依托就是游戏,但是很多时候游戏并非很好玩,游戏里面没有真正的玩家,没有人消费,冲进来的都是炒家,大家都是冲着赚钱来的。但能不能赚钱主要看谁跑得快。”曾任创新工场执行董事的王嘉平,现在区块链和元宇宙领域创业,是墨群区块链的创始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种游戏的经济模型本质上是有‘庞氏’属性在里面的,就是需要有新的玩家或者新的资金进去,带来很多的增值,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去,它肯定是不断贬值的。”吴桐说。

  那些跌无可跌的虚拟货币是否还能涨起来,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我国,从事虚拟货币发行、兑换等活动涉嫌违法犯罪。

  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其中明确规定,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去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仍有多款所谓“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毫不避讳地声称游戏发行了代币。

  “在网络社区等网络交易平台通过人民币与代币的兑换进行虚拟货币的交易并以此获利,该行为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及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双方之间的合同行为无效,因此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亦不应受到法律保护,由此引发的损失应由交易双方自行承担。”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蔡学恩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就这些游戏的开发团队而言,假如其位于境外,是否可以不受我国法律的约束?

  蔡学恩分析,虽然当前虚拟货币项目的服务器大多处于境外,但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基于属地管辖适用中国刑法的管辖依据,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因此,即便项目处于境外,基于属地管辖适用中国刑法也将被认定为违法犯罪活动。”蔡学恩同时告诉记者,在游戏开发商隐匿身份的情况下,取证和追赃确实有比较大的难度。

  蒙上阴影的元宇宙产业

  趁着元宇宙概念大火,许多旧套路换上新外衣。

  今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披露了编造虚假元宇宙投资项目、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旗号诈骗、恶意炒作元宇宙房地产圈钱、变相从事元宇宙虚拟币非法牟利等违法手段。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普通大众对元宇宙的猎奇、投机心理,炒作、套搬元宇宙概念,对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伪装和掩饰,这种披着高科技‘外衣’的违法犯罪行为非常隐蔽,普通大众很难通过一般社会认知对其识别。”蔡学恩说,该类违法犯罪后果覆盖面通常极其广泛,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必须利用法律武器予以坚决打击。

  这些打着“元宇宙”旗号进行的违法活动,也给方兴未艾的元宇宙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元宇宙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和技术趋势,也是很大的产业,不希望一些违法或投机的现象扰乱了市场,在人们对元宇宙的认知还没有那么清晰的时候,就让这三个字蒙上一层阴影。”重庆现代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重庆璞雨为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高钰告诉记者,重庆现代产业研究院把元宇宙作为未来重点关注的产业方向之一。她所在的公司也孵化了一些跟元宇宙相关的创业企业,涉及虚拟现实智能终端、3D实时渲染引擎、VR头盔传感器等技术或产品。

  “目前大家提起‘元宇宙’这几个字,首先会比较警惕: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高钰在和一些公司交流时发现,业内人士有时会避免提“元宇宙”这三个字,而更多会直接介绍自己是做实时渲染、数字孪生等具体技术或产品的,以尽量看起来更加可信。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做虚拟现实大型沉浸式体验系统的企业,其产品包括4D影院、航天飞控模拟系统等。该公司市场副总裁贺炫辰告诉记者,他和同事们对元宇宙领域的违法行为也比较反感。因为会给这个产业带来很多负面新闻,对消费者、投资者以及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等产生误导,让人们对元宇宙产生负面印象。

  “我们参加一些宣传活动和创新创业比赛时,专家评委里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大概各占一半。”贺炫辰说,那些持质疑态度的评委认为元宇宙比较虚,都是在圈钱,没有实际的应用前景或真正的应用。而事实上,元宇宙相关的很多产品已经在落地应用了。

  为元宇宙建立“负面清单”

  为何元宇宙刚提出不久,就冒出这么多打着“元宇宙”旗号的违法行为?这或许与元宇宙概念的特征有一定关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的人对元宇宙有不同的定义,可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元宇宙”。王嘉平等几位业内人士所认同的是,元宇宙并非技术术语,而属于产业生态或产品形态概念,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通信技术等多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终端产品来实现。

  “元宇宙本身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所以定义没有那么清晰。”吴桐认为,互联网等发展成熟的产业往往定义比较清晰,而元宇宙的概念比较模糊,争议较大,产业发展空间也更大。

  吴桐的体会是,在现实中元宇宙“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家对元宇宙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清晰的界定。在他看来,这样一种现状,也给炒作、投机、金融诈骗、违法交易等活动留下了很大空间。

  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几乎是每个产业刚刚兴起时的必经阶段,许多产业都会经历多次泡沫积攒和破灭的过程才会发展成熟起来,所以并非是元宇宙本身的问题。

  在贺炫辰看来,如今出现打着“元宇宙”旗号的违法活动,恰恰说明元宇宙受到很多人认可,存在广阔发展机会,所以才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对元宇宙的监管,高钰便是其中一位。在提交的《关于加强对“元宇宙”产业前瞻性监管的建议》中,高钰呼吁,加强元宇宙炒作风险监测预警,对打着“元宇宙”旗号进行虚拟货币和虚拟商品交易、兑换的行为进行全链条跟踪。

  “在元宇宙发展早期就早早地捆住手脚,确实不利于产业发展。我个人的建议是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建立动态更新的‘负面清单’。就是规定清楚哪些事情不能做,之外的事情都可以做。”吴桐说。

  对于看好元宇宙的投资者,王嘉平认为,所有科技行业在发展初期,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是核心技术和底层基础设施。所以他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元宇宙项目背后的相关核心技术或底层技术。

  “除了元宇宙相关核心技术和应用,对一些打着元宇宙旗号而又难辨真假的虚拟资产项目,我觉得一定要慎重投资。当一个产业还没有非常清晰的边界,也没有成熟的交易规则和法律支撑时,投资前需要有很好的思考判断,不要轻易做出投资决定。”高钰建议说。

  遗憾的是,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元宇宙项目,保持谨慎理性并非那么容易。记者问那位从一万块亏到一千五的游戏玩家:“项目方说以后要打造游戏元宇宙,是真的吗?”

  他回答:“我哪知道。”

  记者 刘园园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